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1年04月13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统战政协 异地“CP”牵手“出游” 在党史学习中勇担当  在服务大局上求实效 “今天我是城管人” 大足区首个立体停车库投入使用 图片新闻 书里话里频里,他们悟盟心铸同心 区县快递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九龙坡区、成都市新都区联动打造巴蜀文旅走廊

异地“CP”牵手“出游”

通讯员 冯 兀

春暖花开日,正当出游时。周六在成都宝光寺礼佛,感受千年古刹,游览风景宜人的新都桂湖景区,周日回到重庆吃热辣火锅,参观重庆建川博物馆,体验抗战文化,这是家住九龙坡区的张先生一家人周末出行计划。

原来,从今年起,九龙坡区市民到成都新都区游玩,在宝光寺、新都桂湖、新繁东湖等景区可享免票优惠,在音乐百花谷、漫花庄园可享半票优惠。同时,新都区市民来九龙坡,在火锅工业体验园、重庆建川博物馆可享免票或半票优惠,这怎能不让两区的市民心动。

这些惠民福利的成功上线,与九龙坡区政协的大力推动密不可分。去年6月,区政协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各专委会、区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区政协委员、智库专家组成《协同打造成渝文旅产业研究》专题调研组,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旨在助推成渝地区文旅融合发展,联动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在深入调研的过程中,区政协课题组发现,虽然巴蜀文化相通,但由于历史原因,两个区域文旅合作的形式既少且简单,区域合作层次不高。比如,两地旅游合作基本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周边游为主,没有深入到旅游产业各环节,未能共同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现代旅游产品等。两个区域存在文化旅游重点不突出,区域竞争力不强等短板。对文物、古迹、名胜、景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缺乏深度研究,仍停留在景区本身的内容展示上,对地域人文特质、历史底蕴等挖掘不够充分。

经过深入调研,九龙坡区政协形成了《协同打造成渝文旅产业研究》课题报告,提出了区域精准结对、联合创意营销、健全合作机制等方面共11条具体对策建议,报送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

报告得到了九龙坡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采纳,为切实加强成渝两地文旅协作,去年12月,区政协委员、区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邓立带领区文旅委、区民宗委、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赴成都考察,学习成都文化旅游项目发展先进经验。并与新都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建立文旅产业发展平台、体育合作、互访机制、共享机制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共识。在这份协议上,宝光寺与华岩寺,新都桂湖与中梁山,漫花庄园与重庆动物园等文旅项目结成了异地“CP”。

仅仅是景点结对还不够,怎样才能突出两地的文化特色,共同做靓文旅品牌,委员们积极建言。周宗逵委员提出,两地在生态资源、历史文化、人文风俗等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广阔的合作空间,要依托两地知名景区景点,以文化内涵相近、产业形态相似为契合点,丰富文旅合作形式。“近年来借助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成渝两地都成为了全国著名的‘网红城市’,且两地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可以整合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营销、整体推介,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张化萌委员则强调。

委员们的建议很快得到了九龙坡区有关部门的回应,今年2月,在黄桷坪新年艺术节期间,九龙坡区与新都区联动开展了多项宣传活动。推出成渝双城“艺术+熊猫”旅游线路,在两地景区景点进行集中推介;九龙坡区打造的“九龙九景”、生态、工业、艺术之旅和新都区“音乐百花谷—玛歌庄园—宝光桂湖”旅游线路,一经推出就广受游客欢迎。

巴山连蜀水,川渝一家亲。谈到下一步的合作方向,邓立委员表示,除了推出景区互游优惠政策,九龙坡区和新都区还积极引导两地高等院校、文旅企业交流合作,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方面强强联合,推动川美和川音协同发展。并依托铜罐驿大英雄湾美丽乡村建设、火锅沸腾小镇、斑竹园村等农文商旅融合发展典范,协同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新思维。在资源开发、线路打造、产品设计、艺术创作、宣传营销等方面深度合作,提升两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