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1年04月2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要闻 陈敏尔王炯与全国政协副主席高云龙座谈 坚持历史和当下贯通 商量,这样化解文保难题 助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探索完善监管沙盒制度 推动跨流域跨区域司法协作 协同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 助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版面翻页
要闻
01

商量,这样化解文保难题

□ 本报记者 程颖/文 王加喜/图

“在这之前有进行过协商沟通吗?大家的分歧点在哪?”“作为群众代表,请说一下你的诉求”……4月19日,一场聚焦抗战文物房屋住户安置问题的基层协商议事会在沙坪坝区山洞街道举行。

这是市政协“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的首次协商议事会,由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和沙坪坝区政协联合开展。会上,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社区代表、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协商议题认真探讨、建言交流,为解决相关问题寻找“最大公约数”。

聚焦点:如何妥善安置文物房屋旧居民

山洞抗战遗址群文物房屋中,隶属沙坪坝区住房城乡建委管理的市级直管公房共有18栋,总建筑面积3933.13平方米,共居住76户居民,主要集中在山洞片区,为范绍增、张群、夏斗寅等14位历史名人故居。

文物房屋修建于解放前,房屋为简易结构,因年代久远、木材自然腐朽等原因破败不堪,属D级危房。这些房屋如今已经没有可供居住的条件,且房屋大多位于山林坡地之中,用火、用电安全隐患也极大。2016年,沙坪坝区政府陆续将范绍增、张群等8栋名人故居纳入棚改范围,并按照“修旧如旧,恢复历史原貌”的文物保护原则,对其进行修缮。如何将因文物房屋保护修缮而搬出的住户更妥善地安置?沙坪坝区山洞街道委员小组在调研过程中关注到此问题,遂在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和沙坪坝区政协的指导下,借助“渝事好商量”平台展开了协商。

寻答案:让“住有所居”和“文物保护”两全其美

“建议适当增加安置费”“争取更多支持政策,将分歧缩到最小”……经过2个多小时的协商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

通过此次协商议事会,为当地抗战文化遗址保护的进一步发展寻到了思路。

“像山洞片区这样,拥有如此成片成规模的抗战文化遗址文物房屋,我觉得可以结合文旅融合,把这些文化遗址运用好。”市政协常委、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梅忠智建议打造山洞抗战文化遗址公园。市政协委员、重庆昭信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睫也呼吁,将山洞片区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

针对委员们的建议,沙坪坝区副区长陈桥当即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后续安置工作,加强文物修缮与保护,发挥文物资源的价值。

好商量:搭平台惠民生促发展

“全市政协系统首场 ‘渝事好商量’基层协商活动,找到了最大共识,为推动基层协商开了好局。”市政协副主席吴刚指出,推动区县政协全面开展“渝事好商量”平台建设,是今年市政协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人民政协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力探索,更是政协助发展、惠民生、聚共识、促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悉,“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是市政协致力打造的一个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面向基层与多方参与的综合性、常态化、制度化的协商民主品牌。该平台旨在扎实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进一步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政府部门、政协委员、基层群众搭建共商民生实事的平台,切实做到“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

沙坪坝区政协主席黎万宏介绍,根据市政协工作要求,沙坪坝区政协为发挥镇街委员组“履职轻骑兵”作用,推进政协协商面向基层延伸,促进基层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实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已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统筹推进的原则打造“渝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