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开州区政协委员曾云霞
“陈代昌家76个、杨建军家103个,加上其他4家的共405个,下午我就带回城里去。”开州区岳溪镇沈家村便民服务中心,一位个子高挑的中年女性,一边在账本上记录着,一边和同事小心翼翼地包装鸡蛋。
中年女性叫曾云霞,是开州区政协委员、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工作人员、岳溪镇沈家村驻村工作队队员。虽然沈家村已经脱贫,但她并未停下帮扶的脚步,帮村民销售鸡蛋等土特产,已成为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2018年9月,曾云霞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到地势偏远的岳溪镇沈家村驻村。两年多来,她克服重重困难,扎根基层,用心用情参与扶贫工作,用行动赢得了村民的喜爱。
脱贫户的“娘家人”
“李大妈,我来帮你。”雨后初晴的沈家村8组云雾缭绕,风景独好。脱贫户杨建军的母亲李大妈正在屋后地里播种玉米。
“小曾,你又来了呀。”看见曾云霞,李大妈满脸笑容地打招呼。
“我们家多亏有你哟!”听到对话,杨建军急忙从屋里摸着走出来和曾云霞打招呼。
杨建军因患糖尿病导致视力下降,妻子庄沙英患癌症已经去世,家里有两个老年人和正在读书的两个女儿,曾是村里的贫困户。
曾云霞为杨建军一家脱贫操碎了心。去年,庄沙英去世前不久,曾云霞入户探望,庄沙英紧紧握住曾云霞的手说:“你就是我的‘娘家人’,这几年,我心中有啥委屈,家里有啥困难,都是你在帮忙。”
“你还需要我做点什么?”曾云霞问。
“没什么,你把工作做好就可以了。”这句话,一直深深刻在曾云霞心里。
关心杨家两个女儿的学习生活,帮助她们立志改变家庭困境;帮着杨建军家干农活,为他家制定发展规划,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直到他家脱贫摘帽……曾云霞牢牢记着庄沙英的嘱托,并把她的嘱托带给了更多有需要的人。
村民的“店小二”
“亲们,土鸡蛋、土鸡、新鲜蔬菜,有需要的联系我……”曾云霞经常在朋友圈里“吆喝”,图文并茂“推销”着村里的农产品,吸引着好友踊跃“下单”。
“霞妹当了扶贫干部,我们都成了她的‘长期客户’。”闺蜜的玩笑话,正是曾云霞日常工作的展示。
自从当上驻村工作队队员,曾云霞身上就多了一个头衔——农产品销售员。她为村民当起了农产品义务销售员,大到鸡鸭鱼鹅,小到蔬菜鸡蛋水果,每次回城,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求购信息就变成了后备箱里塞得满满的农产品。
在曾云霞帮助下,村里的农产品走出了大山,山外的钞票飘进村来,村民个个乐呵呵。
“小曾太好了,不怕麻烦,经常给我们卖这卖那的。”村民谭家炳感激地说。
曾云霞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这几年,她和驻村工作队的队友们倾尽汗水和智慧,奔走于相关主管部门,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全力打造“心悦兮山水岳溪”微信公众平台,通过电商将农产品卖给更多的消费者。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危险面前,曾云霞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她第一时间来到村里,一方面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一方面组织复工复产。受疫情影响,邮政快递不能发货,她与驻村工作队员,用私家车为客户送货,竭力把疫情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降到最低。
孩子们的“曾妈妈”
曾云霞性情温婉,善于做思想工作,开展政策宣传,让她为村民出谋划策,化解矛盾总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尤其和青少年沟通时,她总让人有莫名的亲切感。村里好几个脱贫户的孩子,都和她成了“忘年交”,把她当做“知心妈妈”。
去年中秋节,曾云霞将村里的留守困难儿童聚在一起,请他们吃了一顿别有意义的中秋团圆饭,孩子们十分激动,都亲切地叫她“曾妈妈”。
“曾妈妈,我有个愿望,想学书法。”当贫困户家的孩子兰雨怯怯地向曾云霞提出心中愿望时,曾云霞二话没说,满口答应,随即联系城里的书法老师,让兰雨免费定期去学习。
如今,村里好几个贫困户的孩子和曾云霞加了微信好友,时不时给她汇报学习情况。
妮子(化名)父母在外务工,和奶奶一起生活,亲情的缺失和年龄上的代沟让她变得内向忧郁。
自从曾云霞入户走访结识妮子后,俩人一见如故,妮子遇到什么问题,第一时间向曾云霞请教,曾云霞也不厌其烦地帮她解决。渐渐的,孩子开朗外向起来,学业也走上正轨。前不久,曾云霞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激动的声音:“曾阿姨,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实习了!”
“这个小姑娘在福建一个小学当实习老师,变化挺大的。”接完电话,回想起孩子改变的点滴,曾云霞很是欣慰。
“干上扶贫工作,源于组织信任,要干就要尽心尽力!”这是曾云霞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几年,曾云霞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为贫困户孩子四处联系找工作,通过民建开州支部为贫困户争取慰问金,利用个人资源为村里争取工作经费,自己每月给贫困学生300元资助……
“作为一名民建会员,我有幸参与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路上,我将一如既往!”曾云霞温柔的声音却是那样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