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读书活动+渝事好商量
通讯员 文 博
书香慰人心,商量解民忧。如何把委员读书活动与“渝事好商量”结合起来,让其发挥1+1>2的作用?铜梁区巴川街道正街社区一处居民楼内的委员书屋——先知书社,率先踏上了解题之路。通过构建基层协商+文化传播+志愿服务的发展模式,自2020年以来,书屋已开办线上+线下的家门口商量、公益宣讲、读书分享、心灵沙龙逾330场次。谁料想,这个逐渐成为委员履职新阵地、矛盾纠纷调解站、社区居民心灵驿站的解忧书屋,却也有着成长的“烦恼”。
民意征集遇冷? 主动出击圈粉!
一个信箱、一本留言簿,一面民声墙,这是解忧书屋去年3月面世以来征集民意的原始方法。虽然工作制度上了墙,但群众却并不上心。身处商业步行街,每天客流量逾千,留言者却寥寥可数。民意何处寻?经营了36年实体书店的工作站站长银代明委员意识到,民意收集亦非一朝一夕之功。
与其守株待兔,不如主动出击。综合区政协联络委意见并考虑防疫因素,银代明把目光投向了网络:联合专业团队,建立线上解忧书屋微信群,开展免费教学辅导、心理健康咨询。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拥有了一大批师生、家长粉,每天在线讨论人数逾百人,银代明也在主动作为中搜集着网民对课外辅导如何规范管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贫困学生帮扶路径等的民情民意。
随着防疫形势好转,线上红火的辅导宣讲也与线下同步开展,每月邀请1名文化、教育行业的政协委员开办委员讲堂,主动承接区政协“与书为伴·悦读悦享”读书活动;联合民主党派、在铜高校开展诵读、漂书、赠书活动……
“每次来收获都很大,今年初我还把收集到的家长们反映的学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作了政协大会发言,相关建议区教委当天就认领了。”来自文化艺术界别的张凤鸣委员道出了众多委员心声——这里是民意收集的好地方。
解忧力不从心? 给力书屋协商!
家住书屋楼上的小杨是个正在读初中的学生,闲暇时爱到书屋坐坐或在解忧读书群聊聊,小小烦恼总是很容易消散。但总有些烦恼不容易化解,比如步行街的商业体噪音很大影响学习,又比如楼上楼下因为年久失修的漏水管扯皮了。而这些,也同样成为了解忧书屋的“烦恼”。
随着搜集的民意增多,书屋的解忧能力有些力不从心。“很多烦心事并不是靠一场讲座、一次分享、一条社情民意信息就能解决,需要大家坐下来商量着办!”让银代明有些意外的是,这一想法竟和该区政协打造“家门口商量”平台的思路一拍即合,其所在的工商联界别也走马上任成为了“解忧客”。
在一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协商会上,素有嫌隙的一对邻居因院坝卫生谁负责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却对委员们提出共管共治共享、完善积分制、委员参与志愿服务等建议表示一致赞同。工商联界别也趁热打铁,两天时间筹集40万元,购买了4473套收纳箱,与困难群众一起收纳乱堆乱放的农具和生活用品,共同为大美乡村出一份力。
一年来,重展笑颜的解忧书屋已经接待群众500余人,召开微协商、公益宣讲、读书分享、心灵沙龙逾330场次,化解矛盾纠纷60余个,协调捐赠书籍、物资等折合人民币近500万元。
是书店是会场还是影院?党建引领微光成炬!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当天天见的红色电影在解忧书屋播放时,前来观影的人们一边吹着空调、饮着茶,一边也不禁好奇的打听“这到底是书店?会场?还是个电影坝坝啊?”这个问题,曾经也困扰着解忧书屋,它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一次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联席会让它找到了方向。“去年10月,区委组织部在正街社区一老旧小区内打造了居民议事厅,街坊邻居的家长里短都可以商量着办,这不正是解忧书屋在做的吗?”会后,区政协秘书长、机关党支部书记朱华友当起了书屋和社区两个党支部的联建“红娘”,通过坚持基层党建引领,把书屋纳入社区网格联络点,打造集基层协商+文化服务+志愿服务于一体的委员工作站。
有了红色力量的注入,解忧书屋焕发出新的活力。这里是居民管理公约、智能化社区打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民生问题的商量会场,是街坊邻居读书学习的红色阵地,是社区“一老一小”七彩素质课堂的户外实践基地,是社区新增的“四点半课堂”,还是环卫工和快递小哥歇脚的爱心驿站……所有的努力都有了同一个方向,也汇聚起更多的干群力量,担当红色导读员、民情信息员、义务调解员、少云志愿者……
“微光成炬、聚沙成塔,如果人人都为社会解忧贡献一份力量,那么人人也都能成为解忧书屋。”朱华友对解忧书屋的成长给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