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1年09月0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人物 最 美 王智彪:用原始创新挺起民族脊梁 吕玉奎:耕耘在科技的田野上

版面翻页
人物
04
王智彪:用原始创新挺起民族脊梁
□ 本报记者 秦杰

◆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 市政协常委

◆ 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里,王智彪(右)在指导临床医生为患者做术前检查 (受访者供图)

 

33年来致力于超声无创治疗的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带领团队在全球率先突破了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的关键核心技术,造福广大患者;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被评为2021年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他就是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医科大学教授王智彪。

蔚蓝色的衬衣,又或是蔚蓝色的领带,在王智彪出席的各种场合中都不难发现一抹蔚蓝,恰如时间之海在他身上沉淀下来的印记,悄然述说着他的善良、坚定、智慧。

“一路走来十分不易,但总有一种力量让我前行。”王智彪如是总结这步履不停的三十余年。

 

不变的无创治疗初心

1983年,从重庆医科大学毕业的王智彪,留校进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做一名妇产科医生。在这期间,他见到太多不幸的患者被疾病剥夺器官、生命,抑或是家庭的幸福。

他记得,一位他治疗过的患者来道谢,却在寒暄中无意间道出,因病摘除子宫后无法生育的她离婚了。病好了,家却散了。看着患者脸上无奈的神情,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还记得,一位不幸罹患绒毛膜癌的妈妈经多次住院化疗,最终因肝肾功能衰竭而去世,不知情的幼儿在妈妈身旁不停啼哭。这一幕震撼了他的心灵。他久久地伫立在病床前,不停叩问自己:我是医生吗?能否有一种既能杀死肿瘤又不伤害人体其他正常组织与器官的方法,避免或减少这样的悲剧发生?

声声啼哭中的悲伤,催促着王智彪去探寻答案。“应该去发明创造,建立新的手术方式,不仅要治疗疾病,还要保器官,让患者生活更美好。”反复思考之后,他决定付诸行动。于是从1988年开始,王智彪带领团队开始研究聚焦超声治疗技术。

“这是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赛。”王智彪说,上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最先提出用高强度聚焦超声从体外对体内疾病实施无创治疗的概念,这一诱人的设想吸引美、德、英、日等发达国家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但由于超声在生物组织内聚焦规律的复杂性,无创治疗这一梦想始终被搁浅在研究阶段。

超声波在生物组织内聚焦是世界级难题,王智彪却带领团队知难而进。他说,“治疗——让病人受伤害更小”是初心,也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信仰。

 

25点工作制坚持原始创新

超声波换能器发射面与聚焦点横截面之间的合适比值是多少?聚焦点横截面直径控制在什么范围最佳?课题组分别做了数千次实验,终于得出最安全有效值和最佳效果参数。在用大动物猪做实验时,又一个难题横亘于前:超声波往往没有损毁病变聚焦点,却使正常组织大面积损伤。为摸索超声波既杀死肿瘤而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的路径,从1994年到1996年,实验做了整整3年。

期间,为了不断改进技术,从王智彪到团队的每一个人,早上8点进入实验室,晚上10点离开是常态。有一次,当他们翻看实验记录时,发现负责做实验记录的人记录了一个25点,但一天只有24小时,“我们的工作从24点延续到25点,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大家看了不是沮丧,是骄傲,是自信。后来我们都幽默地称之为25点工作制。”

历经9年研究,1997年,团队在全球率先突破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肿瘤的关键核心技术,“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在此基础上诞生,并在1999年实现产业化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先后完成了全球首例骨肿瘤、肝脏肿瘤、乳腺癌、子宫肌瘤、胰腺癌、肾癌、子宫腺肌病、胎盘植入、瘢痕妊娠等多种良恶性疾病的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在保住患者子宫、乳房、肝脏、肢体完整的同时治愈疾病,为数以万计的女性保留子宫,让数千名海扶宝宝诞生。

“海扶刀􀳏设备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开展聚焦超声消融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腔镜手术相比,具有无创伤、并发症少、预后快等优点。”王智彪解释说,传统手术是在肚子上开一个口子,而聚焦超声治疗技术不需要开刀,也不需要打孔,通过将体外发射的超声波聚焦到体内病灶组织,把病灶组织杀死。“海扶刀􀳏设备实际是一把无形的‘刀’,这个治疗过程不损伤人体正常组织,微无创、不流血。”

目前,王智彪带领的海扶团队原创的聚焦超声治疗技术,已经应用于临床和在开展临床研究的疾病种类超过80种,海扶医疗研制的聚焦超声治疗系列化设备已在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于临床治疗。

“科学最重要的就是从0到1这个过程。”王智彪说,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所以在聚焦超声无创医疗领域“领跑”世界,正是因为整个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走原始创新之路。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领跑”世界

尽管海扶刀􀳏设备优势明显,然而在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中,也受过无数质疑。

2002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海扶医疗团队表示,“海扶刀􀳏设备在中国已经做了几千例临床手术,表示出非常好的临床前景”,对方却说,“在中国做一千例手术,不如在我这里做一例”。面对对方的质疑,能怎么办呢?王智彪回答:“好,那就让事实说话。”最终,对方的临床结果和中国的一致。正因如此,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确认引进“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这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首次出口发达国家,实现了我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历史性突破。

这次经历让王智彪记忆犹新。他感慨,原始创新很艰难,可正因为艰难才让这件事情有价值,只有这样走,才能在大型医疗设备这样一个全球产业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原始创新,才能真正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今年8月12日,海扶刀􀳏设备正式落地马来西亚。马来西亚马六甲仁爱医院妇产科顾问Dr. Selva表示,该设备投用以来,截至目前已成功治疗了30余例患者,治疗结果安全有效。作为海扶刀􀳏设备主要发明人,王智彪看到眼前的一幕十分欣慰,他直言,希望这项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更多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1999年研制的全球首台体外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中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大型医疗设备海扶刀􀳏获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王智彪认为,这是对海扶团队在聚焦超声治疗领域探索30余年、产业化20余年的一种认可。“海扶刀􀳏设备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希望海扶刀􀳏设备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出,能够让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看到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同时让当代青少年看到,中国近代的一些原始创新产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原始创新的动力。”

“海扶刀􀳏设备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只是中国原始创新的一个缩影。”王智彪希望,中国原始创新的品牌、技术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从而吸引更多人投身于原始创新,吸引更多资源倾斜,为原始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中国原始创新之路越走越好。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