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海归人才服务中西部高质量发展
致公党中央在渝召开调研座谈会
本报讯 (记者 黎赕) 如何抓住海外人才加速回流中国的“窗口期”,让重庆成为各类海归人才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和创业之地?9月15日,致公党中央“进一步吸引海归人才服务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调研座谈会在渝召开。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上海市委会主委张恩迪,重庆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重庆市委会主委张玲参加会议。
今年4月以来,致公党重庆市委会按照致公党中央部署,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议,并主动对接四川开展协同调研,广泛收集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招才引才政策,以及重庆引进海内外英才“鸿雁计划”实施办法等,系统梳理形成政策汇编,为调研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通过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走访相关部门并召开座谈会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重庆在海归人才引进方面主要面临引才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不够高、海归人才的服务平台和项目载体不健全、引才用才机制不完善、部分优惠政策难落地、海归人才工作生活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问题。对此,调研组建议,完善政策体系,规范评价标准,增强政策精准匹配度;加大宣传,推动川渝区域人才协同发展,加强与东部地区合作,优化人才交流和服务平台;强化高等院校引才政策,展现重庆特色和优势;加大海外引智工作站建设力度,加强服务保障,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办事流程;规划国际人才智慧社区,强化政策引才、平台用才、活动聚才,用心打造留住人才的软环境。
会议指出,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要进一步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研究有针对性的政策,探索实施“一企一策”“一园一策”“一人一策”等精准人才支持政策,坚持分类指导,防止政策叠加引起的浪费现象,做到人才和产业相匹配,产业和政策相结合,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要注重二次引进的海归人才,延伸服务,优化软环境,给人才以全过程的帮助,让人才既引得来,又留得住、用得好。要加强东西部联动,优势互补,切实做好新时代海归人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