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 微言硕果
长寿区政协建言直通车贡献政协智慧
通讯员 蒙明 周晓光 张异
几百字能解决什么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长寿区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导政协委员和各参加单位深入基层了解民意、听取界别群众声音,以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方式,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不仅如此,该区政协专门开通“我为群众办实事”建言直通车,将三五篇短而精的“金点子”,集纳汇编为《政协委员专报》,报送给区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让“小信息”里的政协智慧,融进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中。这里摘取一二,看看长寿区政协委员通过几百字解决的大问题。
一条新闻引发的思考
“相关建议要充分体现在‘十四五’规划和年度工作中。”近日,在长寿区政协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关于重视“虹吸效应”冲击 警惕常住人口流失的建议》上,长寿区区长戴明作出批示,并要求建议涉及的区发改委、区经信委、区教委等5个部门研究吸纳。
自己的建议能引起共鸣和重视,长寿区政协委员周成伟难掩激动。
今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周成伟的关注。细心的他发现,相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长寿常住人口减少7.7万人、下降了10%。
“家乡的常住人口为啥不增反降?”一条看似平常的新闻,让周成伟在思考中点燃了履职建言的激情。结合多年在外经商的经历,他挤出时间深入调研,努力寻找问号背后的答案。
在这篇社情民意信息中,周成伟建议把该问题纳入区级重要课题开展调查研究,统筹集中应对,并围绕“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引进高等院校、促进生态环境与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等六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块城市边角地的新生
登山健身、林下休憩、亲水互动……夕阳西下,占地240余亩的圣天公园,吸引了成百上千的长寿市民前来健步、休闲、游乐。这片曾经的城市边角地,如今已成为长寿的“城市会客厅”和“网红打卡地”。
“看到曾经的边角地一步步成为城市的一抹亮色,作为一名区政协委员,很有成就感。”王世平说,近年来,长寿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速,城市公园建设倍受委员关注,与此相关的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达20件以上。
两年来,杨华林、王世平、王正伟、艾明刚等多名长寿区政协委员先后提出“利用城区边角地修建社区文体公园、进一步完善公园周边配套设施、加强公园后期管护”等建议,为长寿城市品质提升助力。
在该区政协和委员的积极助推下,云峰寺公园、江南湿地公园、古镇社区公园、晏家体育公园、中科未来城凤栖科技岛等一批公园先后建成。城在林中、人在景里、推窗见绿、开门见园,已成为长寿市民生活的“新常态”。
一条人行道带来的细管
一条两百字的社情民意信息,解决了居民出行困难。这让九三学社社员石建平建言资政的劲头更足了。
今年初,因为车辆碾压,长寿古镇临桃源西三路沿街人行路面破损严重,这让周边居民有些苦恼:出行不安全,也影响长寿形象。
没过几天,石建平便将收集到的民情写成了一篇社情民意信息。随即,长寿区政协将此信息与近期涉及城市管理的另外3条建议汇编成一期《政协委员专报》。
“几条建议均有道理,请城管局认真吸纳,研究解决,结果报区政府及政协。”在分管副区长张明万批示后,城管部门第一时间对破损的人行道进行了修缮,落实专人负责古镇区域的巡查,确保市政设施维修维护及时到位,并及时将办理结果反馈该区政协和相关委员。
今年以来,长寿区政协累计汇编的《政协委员专报》16期、近68条民情小信息得到相关区领导批示和部门采纳。背街小巷照明、车辆停放占道、城区垃圾站点灭鼠等一批民生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