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提案督办侧记
走进位于重庆高新区的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前沿的技术研究、“高大上”的创新平台、高端人才的培养模式,都给市政协委员易小光留下了深刻印象。10月14日,在市政协主席王炯现场督办《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建议》重点提案会前视察时,作为提案者的易小光,脸上已露出了满意笑容。
“加快促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要素市场一体化意义重大。”易小光深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科技创新要素在区域内的优化高效配置、有序自由流动和深度融合。怎样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创新人才市场一体化、创新资金市场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今年市政协全会期间,他通过提案带来了自己的见解,提出“打造成渝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共建创新人才特区”“建立成渝地区科技合作基金”“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14条有见地的具体建议。
这份“高言值”的“委员作业”,引起了市政协高度重视,得到了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教委等10余个主协办部门的深入办理。
“通过提案办理,让我们深感市政协和政协委员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也为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增添了动力。”提案督办会上,各承办单位相继亮出提案办理的成效——
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方面,联合成立川渝协同创新专项工作组,签订《进一步深化川渝科技创新合作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协议》等“1+3”科技创新合作协议;重庆市、成都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得科技部批复;川渝12家国家级高新区、26家省(市)级高新区共同发起成立高新区联盟,促进高新技术协同发展。
创新人才市场一体化方面,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渝人才公共服务协议》,协同开展全球高端人才延揽,推动“天府英才卡”“重庆英才服务卡”8项服务内容对等互认;打造“才兴川渝”引才品牌、“智汇巴蜀”赛事品牌;实现人才流动档案办理“零跑路”。
推进创新资金市场一体化方面,联合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成渝双城经济圈科创母基金,首期10亿元重点投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领域科创企业。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从今年开始,将连续5年每年在科技投入上新增10亿元。
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方面,继2020年川渝联合出资2000万元实施15个重点研发项目后,今年双方各出资2000万元,聚焦人工智能、大健康、生态环保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签订《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合作协议》,推动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培育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推进一体化技术市场建设。
提案办理虽已成效明显,但并未就此止步。“共同推进编制重大规划,着力完善成渝地区科技创新要素市场一体化顶层设计”“共同培育优势创新力量,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要素一体化市场集聚度”“共同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要素一体化市场开放度”……市科技局负责人关于深化提案办理工作的思考,令易小光的脸上写满了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