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巴山以南,千百年来,无论四季如何变幻,温润一词始终相伴。由于雨水常年不绝,这片土地便显得格外缠绵和妩媚。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九月的多情,同样被一场新雨开启。从唐朝诗人王维笔下借一行诗句,去河畔或山中走走,内心的浮华和负累瞬时消散。秋雨修饰之下,山如洗,水如浴,蒙蒙雾霭弹拨悠扬的林涛,持续撩动人心深处最为敏感的那根琴弦。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相比王维而言,李商隐以后起之秀的姿态亮相,其心思愈加细腻,情怀愈加柔软,一首《夜雨寄北》,让延展千年的人间愁绪愈加动人心魄。
“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酒醒秋簟冷,风急夏衣轻”。同为唐代大诗人,元稹的《晚秋》则尤为平浅明快、细腻动人。居巴山南麓、古称通州的达州,与元稹有着不可割舍的情缘。贬谪通州四年,善写春日渐远、本就优柔怅惘的元稹,在这里更是弱柳悲风,留下不少千古绝句,更为这片土地植入诗意丰沛的文脉底蕴。
就这样,侠骨柔肠的巴蜀大地,在绵绵诗意的浸润中,将离愁别绪一点点刻入骨子、一滴滴融入血液,终生也不可更改。
二
由于工作原因,常在乡下走动,有时也回老家小住一段时日。当下,全国范围内已经顺利消除绝对贫困,接续下来的乡村振兴战略开始在各地稳步实施,一部分怀乡恋土的人背着行囊走上了返乡的路途。因为农人的辛勤劳作,累累果实摊晒在阳光里、悬挂在屋檐下,谷物的清香掺和着阳光的味道,萦绕在山间河谷、农家小院,给远行或归来的人留存下故乡不会褪散的体温。
对于奔波异乡的人而言,时而秋雨绵绵,似乎在给抽空晾晒的乡愁注入一丝温软、一种慰藉。一条隐现于睡梦中的羊肠小道,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早已没入遍野葱茏,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条条宽敞的水泥公路,对应着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楼、一垄垄规整的黄土地。
入夜,秋雨翩翩又至,窗外的芭蕉叶上,雨水扑簌,像是要倾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