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在金融、科技、医疗、贸易、数字经济等领域争取国家先行先试政策……”10月27日,川渝两省市政协召开“助推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 共同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远程联合协商会。
协商前,8月至9月,川渝政协采取联合组队、自行调研等方式,赴重庆自贸试验区两江片区、西永片区、果园港片区,四川自贸试验区天府新区片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川南临港片区,就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情况开展调研,并赴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区开展学习考察。同时,利用网络议政平台收集委员们的意见建议。
带着前期深入调研后的智慧成果,川渝两地政协委员走进会场,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一起为“助推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建言献策。
“川渝两地加强多领域、多层级、多部门联动,协同开放示范区探索取得多方面进展,初步形成共推‘一体化’、共建‘一盘棋’的协同开放局面。”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率先发言,他通过调研发现,协同开放示范区在探索中仍然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如开放基础条件存在短板、资本要素市场发展相对缓慢等。他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大制度型开放的联动统筹力度,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协同开放水平,推进跨境服务贸易清单的协同编制工作。
在四川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王元勇看来,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联结点,四川与重庆自贸区需要发挥关键作用,加快推动内陆和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他呼吁在连接成渝的中部城市中增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片区,结构上从“哑铃式”向“橄榄形”转变,加强跨区域流动;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支持建设国际多式联运试验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交通运输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黄伟围绕共建国际航空枢纽建议,推动川渝两地政府和民航局编制出台《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规划》,共同争取政策支持,完善配套支撑,推动航空市场主体合作发展,发起成立民航产业基金,打造产业生态圈。
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国际博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庆龙也从两地陆水空港深化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用好中欧班列资源,推动两地陆港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共建共享海外仓、海外港口、场站设施等资源;携手泸州、宜宾等长江上游城市,建成长江水运物流体系,设立无水港,享受与“启运港退税”同等政策,扩展港口腹地。同时,用好会展资源平台,共同培育成渝会展品牌集群,组建会展联盟等。
提升产业开放合作水平,共同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这是四川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胡景寿和重庆市政协委员、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副局长李斌共同的心声。胡景寿呼吁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发挥民营企业助推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积极作用。李斌则建言大力开发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应用场景,以产业协作为关键,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标杆,在更大范围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携手共建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重要支撑的迫切需要。”重庆市政协委员、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建议深化自贸区协同改革,对接CPTPP、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争端解决机制等创新;提升国际消费平台能级,构建国际化消费场景,重点打造解放碑、春熙路等国际性商圈,布局国际消费新业态和品牌;推进扩大服务业开放综合试点,强化品牌引进,丰富消费品供给,建立国际化服务标准。
“必须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加强顶层设计,以首创性谋划、差异性改革打好推进协同开放‘组合拳’”“赋能自贸区南临港片区,提高区域协同开放水平”……协商会上,来自川渝政协的10位政协委员相继发言,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回应。虽隔着屏幕,但大家目标一致、心在一起。正如重庆市政协主席王炯、四川省政协主席柯尊平所说:“我们将继续深入调研,建言献策,为助推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共同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贡献政协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