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的大田湾体育场航拍图
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重庆体育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重庆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优秀运动员和运动队,其中不乏创造了世界纪录的运动员。重庆也获得了中国田径之乡、中国足球重点城市等许多殊荣。重庆体育的故事,是从重庆市体育场(俗称重庆大田湾体育场)的赛道上开始的。
重庆大田湾体育场位于渝中区大田湾,1951年在热爱体育的开国元勋贺龙的主持下修建,1956年5月竣工,占地约12万平方米,是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体育场设有标准足球场和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田径场,看台可容纳观众4.5万人。其建成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重庆市体育比赛及训练的重要场所。
“许多普通市民义务参与建设”
讲述者:尹红(重庆市体育场设计者尹淮之女)
当时重庆没有一个大型体育场供人民群众举办体育赛事和群体活动,所以西南军政委员会作出修建大田湾体育场的决定。那时别说中国,全世界范国内专业体育场都比较少。时任重庆市副市长邓垦领队去苏联参观考察,我父亲和同事们才搜集学习到很多体育建筑的资料。可以说,父亲他们面临的全是新东西,大田湾体育场是边学边干、边琢磨边实施出来的。
设计过程中最困难的是手绘图纸。先画设计草图,把整座体育场构想出来,再在头脑中把体育场一块块地分解出来,然后拿圆规、鸭嘴笔,一部分一部分地画出来。这个过程非常专业,工作量也非常大。修建过程也不容易。大田湾体育场是在一个洼地上建起来的,整个平场工作用了将近一年时间。许多普通市民都参与了体育场的平场工作,全是义务劳动,一点点地把洼地填起来。
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父亲最初的一些设计构想没能实现,而是根据现实条件做了调整。体育场看台原是想做成悬挑式,但这种设计对建材要求很高,施工难度大。经过反复修改,父亲最终选择用预制构件的方式做看台,施工前还专门找师傅做了模型。
父亲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很超前。当时没有塑胶跑道,为了让跑道更舒适,并具有一定的助跑性能,他还专门去挑选煤渣铺设跑道。在设计主看台的出入口时,他考虑到了人流量、进出场动线以及疏散需求,并进行了精密计算。卫生间的设计也考虑到了错时和避堵,而且还给体育场配置了饮水点。
大田湾体育场的设计不只我父亲一个人。当时整个设计团队工作都很艰苦,还有建设团队,是大家的辛苦付出才有了大田湾体育场。
“‘重庆!雄起!’从这里喊出”
讲述者:尹元良(重庆市体育场设计者尹淮次子)
父亲给我们讲得最多的是体育场的排水设计。排水系统对一个露天体育场来说非常重要,特别是足球场地。当时的足球场还没有铺草皮,如果场地积水就会变成一片烂泥地。所以父亲在足球场下设计了盲沟,上面依次还有排水渗水的砂质层、碎石层,最上面才是球场。为了保证场地有良好的排水效果,父亲亲自去挑选排水层材料,跑了很多地方,收集了很多材料样品,一样一样地去做渗水性试验,直到选到最理想的材料。
大田湾体育场建成后成了重庆的体育地标建筑,也见证了重庆无数的重大赛事和活动,包括1965年在此举行的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上,重庆短跑运动员陈家全跑出10秒整的成绩,平了男子100米世界纪录,成为当时中国“第一飞人”。
1990年到2000年,大田湾体育场的足球联赛有多火,恐怕每个重庆人都晓得。“重庆!雄起!”就是从大田湾体育场排山倒海式地喊出来的。
1998年夏天那场甲B联赛,重庆红岩足球队对阵江苏加佳队。比赛进行到下半场时,下起了瓢泼大雨。最后重庆队以4:0的大比分完胜。那场比赛既不是晋级赛,也不是保级赛,为什么许多球迷都很难忘呢?就是因为比赛在大雨中进行,球员们冒雨踢球,教练陈亦明在雨中指挥,3万多球迷在雨中高呼“重庆!雄起!”,任何人在现场都会热血沸腾。那场比赛结束之后,球迷们为了庆祝胜利,从大田湾一直走到解放碑。那个夜晚是重庆足球历史上很有纪念意义的一个夜晚。
我当时坐在现场看球,除了激动,还有自豪。因为我知道这场比赛能顺利地进行,有父亲的功劳。如果没有他设计的排水系统,这场比赛肯定会因为大雨中断。还有,散场时一点都不拥挤。大家很快就从各个出口分散出去了。现在想来,其实就是因为父亲对进出场设置和人员疏散动线设计做得很合理。
“不能坐等,要主动解决困难”
讲述者:夏学初(工程师)
我是1971年到大田湾体育场负责场地工作的,去了之后,就遇到第一届工农兵运动会。在此之前,这个体育场已经举办过许多大型比赛,包括一些全国性的比赛。
修建体育场是为了发展体育、增强人民体质。那时候国家很穷,没有更多的经费投入体育事业,但我们不能坐等,要主动想办法解决困难,把场地管好,才能让体育场发挥作用。
当时,大田湾体育场的跑道算是全国领先的。铺的是“红煤渣”,跑鞋踩上去,跑钉吃得住,助跑性能好,又防滑,更有利于运动员发挥水平。这种红煤渣是从鹅公岩那边的电厂淘回来的,而且只有那一家的最好。把电厂烧煤发电后剰下的红煤渣打碎,再加上一定比例的其他物质,凝合之后敷在跑道上。那个年代,绝大多数运动场的跑道都是用黑煤渣,各方面性能都赶不上红煤渣跑道。直到改革开放后,大约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才把它改成了塑胶跑道。
我们还盖了全国第一批草皮足球场。草地种出来后,要喷水、修剪,维护工作多。最初我们给草皮喷水全是靠人工,费时费工,效果又不好。后来我们建了喷水设施,包括用多大的水泵和管道、给多大的压力、多少供水量和喷水时间等问题,都是我去解决的。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事情,我们发明了重庆第一台足球场割草机。之前球场配了二十几个剪草工人,但割草机设计出来后,两三个小时就可以把整个场地的草皮剪完。
另外,为人流快速疏散,我们还在体育场附近修建了一条劳动大道,就是现在的希尔顿酒店那一片。以前那里是一个山坡,旁边有条小公路,体育场的一个主出口就正好对着这个方向。如果遇到大型活动,大量人流疏散出来,这条公路就显得很窄。市体委发动干部、职工和运动员,大家一起劳动,把山坡铲平,拓宽了公路。这样体育场疏散人流可以走得快一点。所以这条路最早叫劳动大道,现在是叫体育路。
大田湾体育场并不只是体育场,还有体育馆和原市体委办公楼,都是在同一时期修建的。这三个建筑共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之后重庆体育事业的发展。
“我们都为当时的工艺感到震撼”
讲述者:胡斌(建筑师)
2009年,大田湾体育场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开工,体育场整体颜值和功能将迎来一次全面升级。
前期的调研过程,其实也是对这一文物建筑再发现、再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有许多惊喜的发现。
在研究老图纸时,我们发现主席台前面有一个叫“司令台”的构筑物。这是用于举办重大活动和体育赛事时,供首长发号施令的地方。但在现场却没找到这个构筑物,经过多次调查分析后,我们发现这个司令台是在体育场某次改建过程中消失的。那次改建,在司令台的位置修建了一个类似于灯光音响控制室的空间。司令台原来的栏杆被拆掉,底座也被灯光音响控制室覆盖。虽然司令台的原貌找不到了,但我们在灯光音响控制室里找到了一个奇怪的凸出物,经过尺寸比对,发现这就是原司令台的老基址。
调研看台时,我们发现当年建造看台所用的混凝土就有好几种,看台板、梁、栏杆、窗等部件,它的配比都不一样。这充分说明了当年的做工很认真。我们还发现20世纪50年代的砖质量非常好,黏土,手工烧制。砖的平整度、砌筑的整齐度、砖缝的均匀度,都非常好。这种工艺,现在已基本见不到了。
看台的栏杆也是用混凝土材料,先预制好构件再一根根装上去的。组装工艺做得很精细,像是做雕塑一样做出来的。栏杆的望柱、栏板、扶手,都是用混凝土预制好组装,外面又抹了一层砂浆,抹灰之后又做了勾缝,做了雕刻,工艺令人惊喜。
整个调研过程中,我们都为当时的工艺感到震撼。所有细节都可以体现出工人师傅的用心程度。他们真正的是在用心做事,完美地诠释了工匠精神。
建设条件艰苦,广大市民用锤子、铁锹、背篓等简单工具进行平场
重庆市体育场设计者尹淮手绘体育场效果图
(本文综合自《经典越千年——重庆地标的诉说》,该书由渝中区政协组织编撰,图片由《经典越千年》编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