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高质量成绩单来之不易
2021年,在同期基数抬升、零星疫情反复、风险挑战增多的情况下,重庆经济交出了一份质量高、成色好的答卷。
这份答卷是怎么来的?记者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找到了答案。
注重从讲政治的高度做经济工作
讲政治与抓经济是有机统一的。
一年来,市委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首要要求,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三新”理论作为根本遵循,确保经济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坚持以深化思想武装激发干事创业动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提振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坚定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实践充分证明,讲政治是经济持续加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提高抓经济工作的政治站位,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经济工作的正确方向。
注重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
今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面对零星本土疫情带来的再次冲击,面对经济增速逐季走低的压力,我市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把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我市召开市委五届十次全会专题部署科技创新,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持续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谋划实施一批创造性、引领性改革举措,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路子,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注重规划、政策、项目落地落实
今年来,我市着力增强战略谋划力和战术执行力,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规划思路、政策举措和重点项目,确保“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在强化规划引领方面,我市编制出台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及一批专项规划并启动实施,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强化政策支撑方面,我市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一批保市场主体保基本民生的助企纾困政策,最大限度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效益和群众福祉。
在强化项目带动方面,我市谋划实施成渝中线高铁、第四期轨道交通项目、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等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和标志性的项目,为长远发展蓄势聚能。
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抓好规划、政策、项目的落实,就能不断开创经济工作新局面。
注重抓好统筹协调
经济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统筹协调是干好工作的重要方法。
今年来,我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精准调度经济运行,以疫情防控的主动性牢牢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统筹抓好稳住基本盘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盯紧抓牢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县、重点项目,持续释放发展新动能。统筹抓好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提档升级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基层治理等工作,形成了发展和安全协调并进的良好局面。
实践充分证明,坚持统筹协调,既讲究重点突破、又注重统筹兼顾,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