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一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苦干实干,为我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工作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实屏障、继续深化美丽医院建设、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卫生健康委以抓好疫情防控为基本,以推动事业发展为根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勇开新局,把“高质量”贯穿到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四项机制 筑牢战“疫”坚实屏障
2021年11月2日,重庆发生本土疫情;2021年11月17日,重庆宣布全域低风险。如何在两周左右的时间,即在1个潜伏期内迅速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表示,重庆创建了快速反应、数据分析、协查管控和人文关怀等四项机制,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针对疫情,重庆创建了“30+1+1”的快速反应机制。“30”即30分钟快速响应。我市组建市级常态化疫情防控快反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现场处置、流调分析3个小组,配备疾控专家和有关骨干人员,采用轮值方式,保持24小时值班备勤,30分钟内快速响应,确保一旦接到疫情报告,一步到位。
前一个“1”指1小时到达现场,即在中心城区,市级快反小组在1小时内立即赶赴疫情现场,联合当地快反小组开展先期处置。其他车程大于1小时的区县,先派出区域内快反小组2小时内赶赴疫情发生地开展先期处置,市级快反小组以最快速度赶赴。
另一个“1”指1小时指挥调度。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接市级快反小组报告后,迅速指挥调度,激活应急响应机制。24小时内,由市领导挂帅的督导组,赶赴涉疫区县开展督导。
2021年11月2日6时,接到区县报告辖区一医院出现1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标本的情况后,市快反小组立即作出反应,派出当日值守队伍于6时30分前出发赶赴现场集结。
确诊病例去了哪些地方?接触面有多大?哪些是密接者、次密接者?每一轮与病毒的赛跑,都必须争分夺秒,这都离不开 “锁+锚+判”数据分析机制的有力支撑。
我市以发生确诊病例后24小时不睡觉的精神,迅速启动流调溯源专班,按照“1个病例、1个小组”快速开展流调,2小时到现场,4小时内完成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完成感染者居住场所、工作场所、家庭成员关系等情况调查。通过流调数据,快速锁定密接人群,并同步开展集中隔离、核酸检测等工作,实现“应追尽追、应隔尽隔、应检尽检”。
同时,以大数据系统精准锚定风险人群,建立《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在渝密接、次密接排查检测管控表》《外省涉渝病例在渝密接、次密接排查检测管控表》台账等,确保涉疫人员排查“不漏一人、不留死角”。
在协查管控机制中,重庆坚决防输入、防外溢、防扩散。在防输入上,升级“渝康码”系统,以红、黄、绿“三色码”对在渝人员分类赋码管理。在防外溢上,对已离渝的风险人群,第一时间推送风险人群到达省市,并加强与相关地区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对接,及时收集和反馈相关情况,形成协查闭环。在防扩散上,各区县流调掌握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后,第一时间发出区域协查函,相关区县迅速流调、排查和管控到位;市级流调队伍全链条串联“所有时间点、空间点”,确保“无时间缝隙、无空间漏洞”。
核酸检测“重精准”,医疗救治“显温情”,在2021年11月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市“精准+温情”的人文关怀机制让人印象深刻。根据疫情传播风险评估结果和风险人员协查管理情况,我市科学确定防范区内开展核酸检测的人群范围和频次,不搞“一刀切”、不搞“大运动”。按照就近、方便原则,派出720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区县采样、检测,提高检测效率,精准锁定21个区县、涉及231万人。与此同时,全力保障“愿检尽检”。61家24小时核酸检测机构,满负荷运行,重点为“愿检尽检”人群提供优质服务。所有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均在市公卫中心,接受隔离治疗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坚持“一人一策”、中西医结合、每日会诊,全力以赴救治患者。2例儿童病例被安排与母亲同住一间病房,并给他们准备了爱心儿童餐、儿童玩具,缓解紧张情绪。
四项机制筑牢了坚实屏障,也获得了高度赞扬。在2021年11月20日举行的2021重庆英才大会“健康中国重庆行”院长高峰论坛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点赞“重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卓有成效”。
内外兼修 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走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空气清新,视野开阔,处处可见标识标牌,一目了然引导市民就诊;装着药品、标本或病历等物品“奔跑”的轨道物流小车有序穿梭在医院的56个站点之间,智能化的运输让人直观感受到医院服务能力的提升。
这,只是重庆推进“美丽医院”建设的缩影。
2018年,顺应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市卫生健康委提出打造集“环境美、服务美、人文美”于一体的“美丽医院”,用3年时间,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美丽医院”建设,促进全市医疗机构就医条件和医务人员工作环境改善,提升医院品质,提升患者看病就医体验。
停车难、如厕难、环境差,不仅影响患者就医感受,也影响疾病治疗。市卫生健康委首先瞄准民生细节,推进各医院从小处着手,全方位推进医院环境美化。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例,该院对院区环境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仅7个月时间,医院面貌焕然一新。不仅环境美了,空间也变得敞亮了不少,还新增了停车位。
不仅是中心城区里的大医院在积极行动,各区县医院也聚焦“环境美”,将环境提升整治作为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专项行动计划。3年来,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突破1300万平方米,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增至35所,生态文明示范医院增至50家。
聚焦“服务美”,我市医院变得更“智慧”,服务更贴心。全市各级医疗机构认真实施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健全预约诊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5项制度,创新多学科联合会诊等5种诊疗模式,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改善。3年来,全市累计新增三甲医院5所,总数已达39所,所有区县实现二甲医院全覆盖。
同时,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如今,患者动动指尖,挂号、缴费、查看报告就能完成,“指尖上的医院”遍地开花。目前,重庆已完成44家“智慧医院”示范建设,医疗服务效率不断提升。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凝练并弘扬西迁精神,讲好儿院故事,编撰儿院院志,设计院史馆;石柱县中益乡卫生院融入中医药文化,大力倡导“看中医、吃中药”“治未病”理念……重庆市人民医院用好自身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提炼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根脉。各医疗机构在美丽医院建设中从细节入手,不仅着力提高“颜值”,也重视充实“内涵”,让“人文美”无处不在。
3年的努力和改进,一批批示范单位应运而生——2019年15家、2020年15家、2021年10家重庆“美丽医院”连点成片、串珠成链,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激发出澎湃力量,群众获得感得以极大提升。
激发活力 推动医卫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以来,川渝卫生健康领域的联系合作愈加紧密频繁。
2021年12月10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卫生健康一体化工作联席会在重庆永川区召开。川渝两地卫生健康委签署了《川渝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合作协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医疗管理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从“机制一体化、平台畅通化、事项精准化、服务贴心化、区域协同化”五方面精准发力,促进川渝两地卫生健康系统唱好“双城记”。
当日的联席会议,交出了一份“成绩单”。统计显示,目前川渝开展卫生健康领域合作与互访交流的区县已达29个,实现所有毗邻区县全覆盖;川渝两地在重庆渝西、川南地区试点开展“120”一体化服务,在重庆巫山、四川广安开展川渝卫生应急联合演练;2021年以来双方已开展互访10次。
截至目前,川渝两地共同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创新基地,取得国家级重大项目突破;两地共同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发展联盟,共同建立眼科、神经外科、创伤等80多个专科联盟,不断加强技术交流合作;两地5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电子健康卡“扫码就医”,38家三甲医院互认一批检验、检查结果,两地群众就医更加便利。
此外,两地积极推进“川渝通办”服务,2021年推出8个事项;两地还共同推进采供血区域合作,依托血液高铁运输绿色通道,共调配血液6批次。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卫生健康一体化,只是我市卫生健康委以服务大局为己任,大力推动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2021年,我市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签订委市共建协议,建成3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推动4家医院作为“输入医院”共建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加快推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建成投用7个项目,推进4家应急医院建设;新增“美丽医院”10家、“智慧医院”13家、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6家(总数分别达66家、65家、125家);4家医院入选复旦版《2020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百强榜;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专家3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在2020年省级试考核中,位列全国前列、西部第一……一串串亮眼的数字,折射出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积极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建设,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不断完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推进三级医院提质扩容。”黄明会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构建公共卫生体系,补齐精神卫生、传染病、慢病、职业病防治等短板,继续深化美丽医院、智慧医院建设,让人民群众享有舒适的就医环境、贴心的人文关怀和便捷的医疗服务,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重庆市卫健委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