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市两会举行第二场专题记者会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两年来,全市上下集中精力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1月18日,在2022年重庆两会第二场专题记者会上,部分奋斗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线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市级部门负责人代表齐聚一堂,交流探讨、议政建言,一起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油鼓劲。
陈一清(市人大代表、大足区委书记):
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
“两年来,大足区依托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支撑、成渝主轴特色产业集聚地等优势,加快推动文旅共融、产业共兴、服务共享、城市共联。”市人大代表、大足区委书记陈一清介绍,通过积极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大足区毗邻城市联动发展,扩大了“朋友圈”;产业联盟抱团发展,深化了“合作圈”;文旅教卫融合共享,升级了“生活圈”。
如今,按照《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大足又提出了新目标: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陈一清用了五个“度”来阐述——
建好城市打造美好生活共享空间,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大足将加强与临界县(市、区)协同共建共融,以高铁大足石刻站为基点,高起点规划大足石刻文化公园新城。
发挥优势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扩大世界遗产知名度。提升大足石刻保护研究利用水平,全域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研究院、国际知名旅游地,全力做靓近悦远来、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
集群联动共推产业发展,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培育壮大五金、汽摩、智能等特色产业集群;协同自贡、宜宾、江津、永川等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与资阳、乐山、潼南等地加快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构建四通八达交通网络,提升互联互通畅通度。推进成渝中线高铁建设、成渝铁路扩能、成渝高速公路提质改造和大(足)内(江)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推动南(充)大(足)泸(州)城际铁路、大足至安岳等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加速大足至重庆中心城区城市快线建设。
强化协作共建共享,深化体制机制融合度。牵手安岳、资阳、乐山、德阳等,建立文物保护协作互鉴、产业发展协同互补、人才交流互学互用等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公共服务信息互联、标准互认、资源互享,拓展户籍、养老、医疗、社保、就业等领域深度合作。
左永祥(市人大代表,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高水平建设“五大创新支撑”
作为全市科技创新的主平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西部(重庆)科学城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市人大代表,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左永祥带来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在“办好合作的事”方面,与西部(成都)科学城签署共建西部科学城战略协议,携手打造成渝高校联盟,9项成渝联合研发成果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落地总规模300亿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两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在“做好自己的事”方面,去年,全市首个大科学装置超瞬态实验装置开工,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加快建设,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启动运行,金凤实验室一期主体完工,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建成投用等。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对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全市创新主平台的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左永祥说,下一步,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主要任务,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功能支撑,以100平方公里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金凤)为牵引,高水平建设大学城、科研港、科学谷、生命岛、科创街“五大创新支撑”,加快形成西永、金凤、巴福“三大产业片区”,着力完善综合交通、教育医疗、绿色生态、文化休闲、商业商务、智能智慧“六大城市功能”。
左永祥表示,要把项目建设作为根本抓手,加快打造科技基础设施、高端研发平台等重要科创项目,加速推进平台型、龙头型重点产业项目,有序实施“科”字头功能性设施、交通基础设施、高品质公共服务重大城市项目。
在推动高端要素集聚方面,坚持“金篮子”装“金鸡蛋”导向,瞄准全球全国500强、行业前3强精准招商,深化与“双一流”高校、“国字号”院所、“央字头”企业合作,高水平打造金凤实验室,引导规上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推动骨干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确保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年均增长20%以上,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数量年均增长10%以上。
同时,筹建科学城发展大基金,设立创新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打造创投街区,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科学城建设。实行创新项目、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新推出一批全国、全市领先的改革创新举措,打造卓越营商环境、创新氛围、产业生态。
易小光(市政协委员、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
推动双城经济圈成为战略支撑和关键枢纽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市政协委员、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础较好,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依托国内大循环,融入国际大循环,努力成为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和关键枢纽。
易小光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战略区位重要、产业基础较好、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空间广阔、开放程度高这五大优势,从而具有成为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和关键枢纽的良好发展基础和巨大潜力。
他认为,应统一思想系统设计,统筹发展形成合力。树立川渝“一盘棋”思想,推动一体化发展,与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形成联系紧密的产业链、供应链与城镇连绵带,推动长江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加强与东中部、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合作。积极促进国际大循环,融入“一带一路”,形成面向东南亚、南亚,联通欧洲的国际合作新优势。
同时,加快构建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建设全球重要制造业中心,加强产业链合作,“补链条”“集群化”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等;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区域发展动力。聚焦核能、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夯实畅通内外循环基础。”易小光建议,要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川渝自贸区协同开放,带领西部地区协同发展,深化与东盟、欧洲国家贸易合作,打造内陆自由贸易港等;推动绿色发展示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长江与嘉陵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立跨省市碳排放权、排污权、用水权、用能权等市场化的交易机制;全面深化改革营造最优营商环境,释放区域发展活力,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探索股份合作等市场化模式和土地跨区域一体化开发。促进“渝快办”和“蓉易办”联网互认。
吴在学(市政协委员,中国联通重庆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助力川渝两地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市政协委员,中国联通重庆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在学围绕新基建和数字经济分享了思考与建议。
“2021年,重庆市信息通信行业着力加快5G、千兆宽带城市群、骨干网等建设,夯实成渝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吴在学介绍,目前,重庆市5G站点建设已累计建成超7万座,建成光纤示范小区超1.1万个,千兆网络覆盖超560万户,成渝地区网络供给和互通能力持续增强。此外,重庆信息通信行业积极服务“智造重镇 智慧名城”建设,打造了一批创新标杆,形成了一批应用示范,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数字经济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加速关键要素的快速流通和融通是实现数字经济的基础。”吴在学呼吁,下一步要继续加快“双千兆”建设,有效支撑双城经济圈高品质发展,继续加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5G深度覆盖,构建跨域5G虚拟专网;协同政校企链,加快5G应用创新;优化网络结构,加大城域网和骨干网扩容力度,一体化构建成渝毫秒级低时延光纤网,打通信息流通大带宽低时延高品质的“地网”大动脉。
吴在学说,成渝已被列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的八大节点之一,是我国算力网络的骨干连接点,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并列的四大区域级骨干节点之一,重庆需要紧抓战略机遇,尽早在西部科学城布局重庆市第二个新型数据中心产业集群。我市要紧抓国家“东数西算”的战略机遇,加快构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吸引各企业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快速建成重庆市国家级骨干数据中心的四梁八柱;鼓励各企业集团积极向国家发改委申请能耗指标,为布局成渝算力网打好基础;积极推动成渝双城数据中心互为异地容灾数据中心,做好一体规划,加快促进数据流通,深化数据应用建设。
许仁安(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
加快建设四个“1小时交通圈”
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推动区域互联互通是首要任务,交通应当先行、做好支撑。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许仁安说,重庆市交通局加强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联动协同,合力推进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1小时交通圈”。
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启动建设,成渝高铁完成提质改造,双核之间高铁通行时间缩短至近1小时;合川至安岳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川渝间高速公路通道达到16个,双核间形成4条高速大通道。累计开行省际公交9条,实现公交“一码通”“一卡通”,常态开行嘉陵江川渝干支直达集装箱班轮。
许仁安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庆将以提升内联外通水平为导向,以补短板、强弱项为重点,加快构建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努力实现基础设施、运输服务、治理体系3个“一体化”,全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当好开路先锋。
按照计划安排,今年将加快建设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提速推进新机场前期工作,力争开工重庆新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积极完善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布局,拓展机场功能,提升服务能级。
铁路方面,今年将通车运营郑万高铁,启动建设渝西、渝宜高铁,科学谋划川渝间城际铁路网、重庆市域(郊)铁路网、城市轨道网建设。
公路方面,加快建设“三环十八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高标准推进成渝地区省际高速公路通道提质改造,推动实现成渝省际间“八车道”高速公路“零突破”。今年将开工建设垫丰武等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成渝高速加宽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密升级干线公路网,畅通毗邻地区四好农村公路“微循环”。
此外,还将新开一批跨省城际公交、同城公交、小巷公交,启动一批智慧高速建设,推广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推出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推动信用信息互查互认,加快区域联合执法制度建设。
(程颖/文 王加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