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田:初六的实验室
□ 本报记者 秦杰
2月6日,大年初六,早上8点20分,市政协委员、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服务机器人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何国田就回到两江新区水土园区实验室的工作岗位上,提前开启他农历虎年第一岗。
为何提前返岗?原来,在除夕那天,何国田做了六维力磨抛机器人力觉传感器的样品,按照预期,大年初六样品一干,就可以测试性能参数是否和预期一致。
8点30分,做好准备工作后,何国田把样品从模型中取出来,在测试仪器上,测试各项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的稳定性。
测试完成,何国田紧接着进行样品数据分析,优化配方方法,找到最佳配方参数。又做了两组实验,时间就到了晚上6点48分。
晚上7点35分,何国田回到家中。他说,这一刻喜悦胜过疲惫。
“接近预期,效果非常好。”何国田欣慰地说,按照目前的进度,预估六维力磨抛机器人可于今年八月量产。
“六维力磨抛机器人,不仅可以代替人工打磨,保护工人免受尘粉的健康危害,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国田补充说。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