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2年03月0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古村落寻踪 开栏语 千年驿站  古韵悠悠

版面翻页
古村落寻踪
04

千年驿站 古韵悠悠

□ 本报记者 程颖

南川区三泉镇观音村位于金佛山东坡,抗蒙遗址龙岩城脚下,毗邻山王坪旅游度假区。这个美丽而神秘的村庄形成于明代时期,是古时的驿站要道。2017年,观音村被评为首批“重庆市历史文化名村”。

春雨至,万物生。当千年驿站与潇潇春雨相遇,宁静幽深的浪漫诗意愈加浓郁。2月16日,记者走进观音村,沿着被马蹄磨去棱角的青石板路,在崇山峻岭的沟壑纵横之间,探寻这座古村落的旧时光。

南川仅存的古驿站

历史上的南川,扼渝南黔北要塞,茶马古道穿行,沿途驿站散落分布。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驿站在历史的进程中渐渐消失。但在观音村,还保存着南川“最后的驿站”——观音岩驿站。

观音岩驿站是一条古老的街道,街道在两座山头之间的山坳里,老街依山就势,蜿蜒曲折,错落有致。“老街约200米长,现存的街道房屋约建于清朝年间。”今年64岁的观音村第二党支部书记李大炬向记者介绍,观音岩驿站始建于元,扩建于明清,兴旺于清代。

记者看到,整个古驿站老街道房屋保存较为完整,为巴渝穿斗结构或土石结构民居,虽然不是雕梁画栋,但是朱漆木门、挑梁斜撑,一大片青瓦屋顶层层叠叠,富有韵律地整齐排列。几处炊烟袅袅上升,若有若无,营造出一种恬静自得的生活意境。

然而千年前,这里多半是马铃声声、人来人往。“听父辈们说,当时老街有18户商户。那时候睡大铺,每户能容纳30人歇脚,这样算下来能住500多人。”李大炬指着路上被磨得光亮的石板说,沿着这条石板路能往返重庆和贵州之间,人们肩挑手提、马驮牛背,将大山里的笋子、桐油、茶叶、药材等物产,运送到外面去交易,然后再将城里的布匹、食盐等卖到山中。

据《南川县志》记载,民国26年至28年,南川出境笋子、桐油、茶叶、生漆、五倍子等土特产14.6万担,入境盐240多万斤。在货物全靠牛马托运或人力肩挑背扛的年代,可想而知,当年的观音村是多么热闹。

走在驿站的青石板上,风从山谷吹来,仿佛传来清脆悠扬的马帮铃声、荡气回肠的吆喝声。转过头来仔细观察街道两旁的房屋,它们多为1至2层,一层为茶楼、餐厅、客栈等,二层为客房。为了方便客商买卖,商户将窗户与柜台进行融合,即窗子里外各有20公分的平台。“当客商在外面喊给我打二两酒,商户就把酒打来放在里面的平台上,等客商把钱递给他后,商户再把酒端出去放在外面的平台上。”李大炬说。

走着走着,飘来一阵阵浓郁而独特的香气。李大炬介绍说,这是油茶香气。在南川,油茶也称“干劲汤”。金黄的茶汤上面,浮着一层薄薄的油,几粒花生清晰可见,还有被捣烂的茶叶在碗底慢慢翻滚,有点涩,微苦,却是当地人最爱的解渴生力的饮品。

行至老街的下场口,只见青石板路直通山下,周围山峰耸立、陡峭难行,只有这条青石板路蜿蜒其间,静静地诉说着千年来的悠悠岁月。

见证抗蒙风雨

南宋末年,走进这条古道的,不再只是客商。蒙军铁骑一路南下,沿古道日夜兼程,杀至金佛山脚下,战火迅速点燃。1234年正月,蒙宋联合灭金。金国灭亡之后,同年六月,宋廷发起“收复三京”之役,宋军进兵中原,收复汴京、洛阳,史称“端平入洛”。蒙古发兵南下,击退中原宋军,蒙宋战争开始。当时,宋朝为御蒙军,整个重庆依山制骑,修筑合川钓鱼城、南川龙岩城等军事堡垒,其中龙岩城位于观音岩驿站北上的马嘴山(又称“马脑城”)上。这里山势险峻,居高临下,三面悬崖绝壁,具有“一将守关,万人莫敌”之势,被誉为“南方第一屏障”。

古老的观音村,见证了这场举足轻重的抗蒙战事。

沿着山路前行,在雨雾中,依稀可见龙岩城遗迹。龙岩城山势雄奇,山前侧一巨石耸立,状若马耳,极为壮观。据观音村党总支书记谭朝仲介绍,公元1225年,蒙军元帅兀良合台从云南出兵,一路向蜀地进发,蜀南的边防事务一下受到宋廷重视。宋理宗下旨在蜀南一带加紧修筑城防,并派兵戍守。因此,从第二年四月开始,南平(今南川)守将史切举花了72天时间,在地理位置颇为关键的马脑山上筑起了龙岩城。而到1258年初,蒙军加紧备战,宋理宗担心蒙军来攻,因此派出播州的守将茆世雄前往南平助修龙岩城。“茆世雄在史切举筑城的基础上继续深挖战壕、高筑城墙,这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龙岩城的规模。”

而龙岩城刚刚砌下最后一块砖石,蒙古铁骑就已气势汹汹地抵达南平边境。也就是说,龙岩城自诞生之日起,就投身到了战火硝烟之中。

公元1259年初,蒙古大汗蒙哥亲率80万大军长驱直入四川,宋朝军队非败即降。一支蒙军向西南挺进,一直杀到龙岩城脚下。据龙岩城碑文记述,这支蒙军遭到抗蒙将领茆世雄及其兵士的顽强抵抗。蒙军两次重兵攻城,历时两月久攻不下,被守军用擂木乱石击退。由于宋将士守城有功,受皇帝嘉奖,并称龙岩城为“邑中第一要隘”。

同一时期,合川钓鱼城也进行着一场规模更大、更加惨烈的战争,战争中,蒙哥大汗被火炮射中而死。蒙哥战死,使蒙古军灭宋的“斡腹计划”搁浅并最终流产,南宋政权得以又延续了二十年。“龙岩城虽未创造出如同钓鱼城一般光耀千古的战绩,但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战神’。”谭朝仲感叹道,他还说目前南川区正积极争取龙岩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龙岩城遗址约有2400平方米,城池由灰绿色的巨石砌成,遗址基本保存完好。虽然一些巨石已坍塌,但它雄奇的轮廓仍清晰可见,许多重要关口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现在的龙岩城,早已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但龙岩城伫立在那里,如同一座精神堡垒,向世人证明,我们的先民拥有怎样的智慧与勇气。

借力全域旅游重获新生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这条沉淀千年的古道,承载着巴渝先民智慧的驿站,铭记着抗蒙宋军金戈铁马的不朽传说的龙岩城等,吸引了众多旅游投资者的目光。

据谭朝仲介绍,2010年,观音村引进重庆达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流转土地打造金佛方舟国际休闲度假区。该公司总投资800余万元改造老街环境,并建起金佛方舟露营基地。如今云顶湖水上乐园开放,摇晃石、鹰嘴崖观赏点等,游客络绎不绝。露营、野餐、溶洞探险、丛林越野、森林真人CS等众多娱乐项目让人流连忘返。

目前,观音岩驿站老街正处于二期打造中。采访当日,虽濛濛细雨,但在老街下场口,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搬砖、挖道,修缮老街大门、戏台等。“我们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老街进行提档升级,同时修建消防池,做好防火工作。”谭朝仲说。

观音村附近,万卷书台景区已于去年9月开园。进入景区,站在谷中,举目四望:山崖如片石垒成,一层一层往上安放,仿若书本整齐码放。绿植在“书缝”间寻机扎根,间断绵延,碧意渲染,勾勒出一首生机勃勃的苍山之诗。这是大自然“印刷”的万卷书,如果用心揣摩、无限联想,仿佛可以从那无法打开的书本中读到“满船清梦压星河”一般浪漫的诗篇。景区南端壁立千仞,挂着龙岩瀑群,站在万卷书台上,正好仰观。可以一边直观地赞叹白水如棉,一边温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

重庆洛华发展旅游有限公司负责打造万卷书台景区,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万卷书台景区占地2千余亩,自2020年底6月份开始打造,去年开放的是第一期占地200亩的景区,预计今年5月再次开园迎客。“尽管目前正闭园完善中,每天还是有很多游客打电话咨询想进景区游玩的事情。”该负责人表示,万卷书台景区自开园后吸引了众多游客,他们对发展乡村旅游充满信心。

在观音岩驿站开了五年农家乐的村民谭朝宗,真切感受着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今年初一至十五,每天生意都很好。自从开发旅游之后,我这里365天基本天天都有客人,去年毛收入十多万,日子越过越好了。”谭朝宗高兴地说道。

不仅如此,乘着乡村振兴、发展全域旅游的东风,村民们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2020年,我们村支两委将南川区政府阵地建设资金100万元注入该公司发展,村委会每年保底分红5万元。”谭朝仲说。

观音岩驿站的门匾 王加喜 摄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南宋抗蒙遗址龙岩城城门 瞿明斌 摄

游人行走在观音岩驿站斑驳的青石板老街上 瞿明斌 摄

南宋抗蒙遗址龙岩城雄姿依旧 瞿明斌 摄

观音村 王加喜 摄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