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谈到粮食安全问题时强调,“要优化布局,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保证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这让市政协委员,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三峡综合试验站站长徐洪志倍感振奋。
近日,本报记者就如何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采访了徐洪志。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请问应怎样理解?
徐洪志:仓廪实,天下安。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把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强调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要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首次被提上国家决策层面,油菜产业发展得到重视。作为油料科技工作者,我认为既是重大机遇,又是巨大挑战,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
记者:作为一名油料科技工作者,你是怎样践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我市油菜产业现状如何?
徐洪志:我扎根油料科研工作36年,一直注重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高油菜单产和效益,在油菜良种创新、栽培技术研究和产业技术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目前,重庆市油菜产业稳步发展,在国家油菜产业布局中有地位、有影响。2021年重庆市油菜种植面积392.25万亩、单产133.74公斤/亩、总产52.46万吨。但按人均年消费植物油20公斤计算,重庆市3200万人,每年则需要植物油64万吨。而目前我市菜籽油生产水平只有18万吨左右,自给率仅28.1%,对外依存度太高,还需要我们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记者: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你对我市发展油料产业有哪些建议?
徐洪志:菜籽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其生产保供工作关系民生。建议一是大力开展冬闲田油菜生产技术攻关,把冬闲田变成油菜田。重庆市是我国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区,在全国可利用的6400万亩冬闲田中,重庆约有400万亩冬闲田可用于扩大油菜生产,潜力巨大。二是提高油菜单产,把低产田变成高产田。按2021年农业农村部出台的油菜绿色革命科技行动方案,2030年,开州区油菜示范片平均单产要提升到180公斤,含油量要提高到46%;稻油轮作区油菜单产要达到150公斤,含油量达到44%左右。大约每亩要增产油菜籽40公斤左右,亩产油量增加20公斤左右。三是改良菜籽油营养品质,把普通菜籽油变成高档食用油。创制全营养高品质油菜品种,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现代化油菜籽产地加工基地,培育全营养菜籽油品牌,实现优质油菜产业化。四是以 “三全高效”模式为抓手,把油菜产业变成区域支柱产业。通过全区域布局、全价值链发掘和全产业链开发,大力实施油菜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示范,创新科企联合机制,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延长产业链,实现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