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子土家画乡”绘出乡村新画卷
—— 民盟重庆市委会助力忠县磨子土家族乡文化振兴小记
通讯员 黄晓彦
4月15日清晨,春雨细密,忠县磨子土家族乡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很是热闹。“听说有大画家来教我们画画,我以为是搞起耍,原来是真的!我一个笔都捉不稳的老太婆不但学会了画画,画的画还被乡政府收藏了!”在“磨子土家画乡”首期画工培训班结业展上,农民画工学员余善兰拿起手机和在外打工的子女视频通话,笑得合不拢嘴。
文化振兴的破题
忠县磨子土家族乡地处三峡腹地,是忠县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也是重庆市1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2021年,民盟重庆市委会成为当地帮扶成员单位之一。
如何破题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盟员们行动起来。从2021年5月开始,重庆民盟画院、民盟市委会文化委多次组织各区县盟员前往磨子乡调研与采风,创作了很多文艺作品。
“可以把綦江农民版画的培育和运营模式移植到磨子乡来,打造磨子土家画乡。”去年10月26日,重庆民盟画院院长、綦江农民版画创始人李毅力提出构想。在得到磨子乡党委和市驻乡工作队一致肯定后,民盟市委会又整合了市美协、忠县文联和文旅委等力量,紧锣密鼓地明确实施方案和分工时序。
画出家门口的山乡
按照实施方案,“磨子土家画乡”首期画工培训班在2022年4月12日顺利开班。开班当天,来自忠县文化馆、中小学的美术教师、文化专干和农民画工学员30余人参加了培训。
一双双拿惯了锄头的手,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将家里的菜坛子、地里的西瓜、房前的花变成了用色大胆、构图新颖的图画。
结业展上,农民学员创作的《我家酸渣菜》《竹山新路》《竹山瓜甜》《磨豆花》等40余件作品,生动表现了土家农村生产生活、土家民俗风情和绿水青山,不仅引来了附近的乡亲,还吸引了四川美术学院的大学生前来参观。一时间,乡亲们的朋友圈和短视频都被画工培训成果刷了屏。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为了鼓励农民画工的积极性,磨子乡党委政府收藏了11件优秀的农民画作,并在结业仪式上向他们颁发了收藏证书等。学员们表示,画作展览让他们获得了自信,下次培训班还要来参加。
“画工培训的意义,在于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文化素养,美化乡村环境,促进乡村文明建设。”磨子乡党委书记卢东海表示,要让欣赏美、追求美、塑造美成为磨子乡乡村文明新风尚,“我们将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努力将‘磨子土家画乡’打造为本地文化振兴的响亮品牌。”
按照计划,重庆民盟画院今年还将在磨子乡开展2至3期画工培训班;通过培训培养一批优秀的农民画工,积累一批兼具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美术作品,联合当地党委政府通过策划拍卖型画展,让文化带来市场收益,提振土家画乡创建信心。下一步,磨子乡政府将在磨子乡的农文旅项目中开设土家画乡农民画室,引入土家版画游学基地、画家写生基地、土家元素文创产品定制等乡村文化产业项目,真正实现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