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阅读?我浏览了若干资料,发现不少谈阅读的文章或演讲都喜欢袭用一个流布甚广的阅读分类法,即所谓的“功利性阅读”与“非功利性阅读”。这个分类的褒贬很明显:“非功利性阅读”是好的,“功利性阅读”不好。前者境界高,后者境界低。我疑惑:这样的分类依据何在,怎么定义?
功利性阅读,狭义地理解是为了功名利禄(古人的“颜如玉”“黄金屋”)而读,宽泛点则是指为了某种具体用途、短期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比如工作或研究项目需要等。非功利性阅读,感觉定义语焉不详,大致可理解为信马由缰、没有具体目的的兴趣性、娱乐性、消遣性阅读。但我想说:世界上并不存在没有功利目的的阅读,这个分类难以成立。
且不说人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存在,读者的阅读动机千差万别,仅就对动机的“定性”而论,已有“诛心”之嫌。举个例子:巴尔扎克是世界小说巨匠,其系列长篇《人间喜剧》有“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之誉。假如我们刻舟求剑,他写作的动机目的恐怕就很难“高尚”“正确”。他因经商失败欠下大额债务,不得不“卖稿”还债谋生——每天多达18小时的超负荷工作,庞大的写作量,透支拖垮了他的身体,以致51岁英年早逝。又如中国当代作家中,阎连科说他当时勤奋写作是想调到北京;莫言则在《我为什么写作》里坦承,最初的写作是为了过上“一天三顿吃饺子的幸福生活”。作家的表达或许不乏自我调侃成分,但从中至少可以发现,无论写作阅读还是从事别的工作,其动机目的都不大可能单一纯粹不食人间烟火。更为重要的是,写作动机高级或低微,跟写作成果的优劣并无必然联系。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读一万本书,过一万个不同的人生。我们每个人的所见所闻,心心念念,都储存在生命的仓库里,随时间、年龄的推移,这些似乎零散琐碎无关紧要的点滴,慢慢都会在你的面容、肢体、性情、嗜好、行为习惯上体现出来。每个人身心最终的塑形都来自你先天、后天的习得收藏。我们见闻品尝、纠缠分辨、判断谋划的一切,都会经由生命的储藏对自己发生作用。不同在于程度深浅作用方式不同,得到的利益影响大小隐显的差别。
投资大神巴菲特的搭档芒格有言,“在我接触到的所有聪明人中,没有一个是不爱读书的。”通过阅读让自己变得聪明,是一种强烈的功利性。
创立Facebook的扎克伯格给婴儿读《量子力学》,说希望以此刺激孩子大脑的发育,让他从小就拥有与众不同的思维视野。功利性目的性都很明显。
通过阅读改变自己的工作生活甚至人生,不必说是一种功利的收获。通过阅读发现享受平淡生活平凡人生的快乐幸福,何尝又不是另一种功利的收获呢?
以个人的切身体会为例,很确定的一点就是,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写作,也不会是现在的自己。这个阅读的功利性也是确定的。
我刚完成的长篇小说《催眠师甄妮》,是2011年中国作协的重点扶持作品。任上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我做过《关于加强三峡库区生态屏障保护》等全国人大重点督办的建议。同时也关注调研过失眠抑郁的亚健康人群,然后有了小说的初步构想。这次写作异常艰难,最初我并不知道它应该是怎样的形貌和内涵,只是希望写出一个应然的理想世界,有痛苦也有欢乐,有绝望也有救赎和希望。因为准备并不充分,遂沉下心来阅读浏览了一批心理学、哲学、政治经济、宗教、文学方面的经典,包括梁漱溟、晏阳初、费孝通、尼采、朋霍费尔、史怀泽、雨果、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当然还有社会时代这本大书。期间中国作协又给了我深入生活的机会,行走渝东南山区。我最终确定要写出一个人及其特定时代,她的生死爱欲和精神成长:这个重度失眠抑郁症患者,由轻生自弃到博爱利他,城乡生活的众生相、时代社会的画卷由此展开。这部长篇小说由《人民文学》四期选发,《十月》杂志三期首发——对重庆作家而言这还是首次。这很大程度上都是阅读带来的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