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2年05月2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副刊 南方局主办“青年生活”   助力大后方青年运动 人间正道是沧桑 小满是夏日的诗眼 枇杷流金 梁思成凝望过的大足石刻造像 牛奶补钙效果佳

版面翻页
副刊
04
南方局主办“青年生活” 助力大后方青年运动
□ 作者 丁英顺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百年青运史,红岩谱华章。全民族抗战以来,周恩来和南方局青年工作委员会高度重视大后方青年工作,寄望广大青年“不仅要在救亡的事业中复兴民族,而且要担负起将来建国的责任”,创造性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引导大后方进步青年心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积极投身民族解放斗争,推动社会民主运动,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为更好指导和教育大后方青年学习、工作、生活和斗争,周恩来和南方局青年工作委员会积极开展持久有效的宣传教育,主办和领导了“青年生活”专刊、《青年生活》刊物,代表党在国统区公开发声宣传,成为大后方青年宣传工作的主阵地。

国统区青年的良师益友——《新华日报》“青年生活”专刊

《新华日报》是全民族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报。“青年生活”是《新华日报》几大著名专刊之一,由南方局青年组主编(1946年5月南方局东迁后,由中共四川省委青年组主编),实际上已承担起南方局指导大后方青年工作的责任。

1940年2月,南方局在新华日报馆中专门增设青年问题研究会,由青年组刘光负责。以此为基础,刘光和青年组在《新华日报》开辟“青年生活”专刊(两周刊),以此打造《新华日报》宣传青年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阵地,使其“真正成为全国青年的园地、生活与斗争的锻冶厂、学习与批判的社会大学”。

皖南事变后,《新华日报》为了适应日趋恶化的政治环境,疏散大批人员,缩减报纸篇幅,“青年生活”专刊于1941年1月25日出至第25期后暂时停刊,于1942年2月1日复刊。

复刊后的“青年生活”还经历了几次改版。1942年第41期起,“青年生活”每期固定在第四版下半部分,与“新华副刊”各占一半篇幅,减少长文,增加短文,内容编排更加严谨活泼,贴合大后方青年的实际生活和工作需求。1945年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高涨,从1945年5月13日第107期起,“青年生活”由两周刊改为周刊。

1947年2月23日,“青年生活”出版至第187期也是最后一期,以重庆青年抗议美军暴行运动的文章《曲折的斗争,显明的口号》,提醒青年做好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1947年2月28日,《新华日报》遭国民党重庆当局强令停刊。

“青年生活”在6年多时间里刊发的文章内容都集中在广大青年的学习、工作和交友方面,如《怎样读报》《关于在业青年的学习》《我是怎样学外国文的》《关于学校生活》《谈谈青年的处世教育》《克服对于恋爱的不正常现象》《青年在工作中的弱点》等,认真倾听青年心声,积极回应青年之关切,解决青年之困惑,循循善诱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引导大后方青年走向光明人生,因此受到各界青年的欢迎和喜爱。

“青年生活”专刊由此成为南方局指导和教育大后方青年学习、工作、生活和斗争最直接的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在大后方青年宣传主阵地上打赢了一个又一个胜仗,在党报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

重庆青年学习生活园地——重庆《青年生活》

重庆《青年生活》由川东特委于1938年9月25日在重庆正式创办,作为川东特委青委机关刊物(1939年1月后接受南方局青年工作委员会直接指导),由青委书记杨述,委员许立群、许晓轩分别担任主编和编委,许晓轩还负责杂志发行工作。

每期稿件编好后,由许晓轩送到《新蜀报》或《商务日报》印刷厂排印,每期印一二千份。除内部赠送外,大部分交生活书店出售。《青年生活》一开始是月刊,从1939年3月1日第4期起改为半月刊,一直到7月15日被迫停刊,一共出了10期。

尽管重庆《青年生活》存续时间不到一年,但其刊登的文章内容,如《职业青年与补习教育》《保持青年的光荣传统》《论轰炸中都市的青年工作》《怎样去组织农村青年》等紧扣时事,贴合青年实际问题,因此备受欢迎。

1939年,重庆经历了惨烈的五三、五四大轰炸,《青年生活》编者们在自身遭受空袭的同时,于第8、9期合刊中专门开辟了《论轰炸中都市的青年工作》的集体讨论,痛斥日寇“用无耻的轰炸政策,想动摇我们抗战决心,企图以疯狂的屠杀,慑服我们战斗的勇气”,提醒广大青年“由重庆五三、五四两次轰炸所得的血的教训,我们可以看到,在敌机轰炸后,青年工作,和一般的群众工作的条件大大改变了”。

这期合刊开辟的《五四特辑》中还有许晓轩撰写的《五四在今年》,呼吁青年“在五四这一天,不仅是了解了五四而是要实实际际的为纪念五四而工作。”

播撒桂林青年运动火种——桂林《青年生活》

1940年春,桂林《青年生活》(月刊)在李克农和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支持下正式创办。据杂志负责人蒋宗鲁回忆,“《青年生活》是月刊,于1940年春创刊以后,一直得到八路军驻桂办事处的重视,并给以领导和支持”。

桂林《青年生活》刚创办时,编辑工作由蒋宗鲁、李庚、叶方等人负责,主要由蒋具体负责,发行人是樊克昂(原名樊康)负责出版等具体工作。杂志的内容选题丰富、贴近实际而具有影响力。

皖南事变后,桂林《青年生活》的几个创办人相继撤退到敌后根据地,刊物就由张若达、张先畴、林涧青、姚平等人继续筹办,一直到1944年日军进攻广西,出至5卷1期(1944年6月)停刊,一共出版了25期,后期还出版了一套《青年生活丛书》。

桂林《青年生活》在南方局和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对广大青年起到积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杂志的发行数量也是逐步上升,开始二三千份,最高时达到一万几千份,不仅在广西青年中颇有影响,而且远销湖南、江西、广东、贵州、云南等省,是当时在西南各省销量较多、影响较大的进步青年读物之一,收到了创办时所预期的效果,扩大了我党的影响,使不少青少年走上抗战和革命道路。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