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2年07月2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统战政协 潼南:强化要素保障  助力招商项目有效落地 水源村的“菜主任” 按下“加速键”  注入新动能 璧山:履职“五个一”  点亮小村庄 图片新闻 “张魔芋”的魔力人生 区县快递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3
“张魔芋”的魔力人生

——记民建会员张盛林

通讯员 殷艳妮 任猛

“一生只干一件事,就是从事魔芋研究。”自1986年与魔芋结缘,民建会员、西南大学魔芋研究中心主任张盛林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36年。因全心铺在魔芋上,认识他的人都叫他“张魔芋”。

为魔芋正名

魔芋,又名蒟蒻,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种和食用历史。“这可是宝贝,热量低,蛋白质含量高于马铃薯,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说起魔芋,张盛林侃侃而谈。他说,除了用于食品保健,魔芋在医学、纺织、印染、化妆、陶瓷、消防、环保、军工、石油开采等领域也有广泛用途。

“一些人对于魔芋产品有偏见,觉得它是‘发物’,吃了容易引发病症。那是因为传统的作坊式制作,未能完全清除魔芋的生物碱。”张盛林通过研究为魔芋正名,并通过先进生产工艺,完全清除魔芋中的生物碱等杂质,仅保留精华成分。

从品种选育到栽培加工技术,再到魔芋制品的研究与推广,经过数届科研团队耕耘研发,以云贵川渝地区为原材料生产基地,以全国各地为销售网络,一幅辐射宽广的“魔芋地图”已逐渐成形。张盛林也从初生牛犊成长为行业的中流砥柱。

“魔力”四射

除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张盛林还长期奔走奋战在科技扶贫、乡村振兴第一线,深入种植魔芋的山区为产业发展进行结对指导。山高坡陡、道路崎岖、日晒雨淋,这些在张盛林眼里都不算事儿。让他为难的是,魔芋种芋很重,但表皮却很脆弱,轻微碰撞都能导致发病腐烂。“为防止种芋损伤,我一手护着种芋一手抓牢拖拉机护栏,有时从一个乡到另一个乡,要在拖拉机上颠簸一整天。”每到魔芋播种或收获的季节,为了能给当地农户以最直接的现场指导,他直接住到农民家里,蚊叮虫咬、粗茶淡饭,毫不在意。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张盛林带领团队先后在四川、重庆、湖北、云南等省市,深入彝族、羌族、土家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推广魔芋新品种和防病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累计推广面积120万亩以上,培训基层农技人员3000余人,实现了亩产值10000元以上,总产值120亿元以上。魔芋产业也在他的推动下,成为多个省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特色支柱产业。

晋级“张魔王”

魔芋在张盛林的手中“魔力四射”,魔芋行业的人也给他冠以一个霸气的称呼——“张魔王”。为健全完善魔芋产业链,充分发挥魔芋的价值,“张魔王”还带领团队不断推出新的科研成果:“一种提早魔芋成熟期的方法”“魔芋一年两熟的栽培方法”“消除魔芋飞粉中生物碱及异味的方法”“魔芋防病技术体系”“渝魔芋1号新品种”“植物生长物质处理对花魔芋产生多叶的影响”“中国魔芋产业发展的岚皋模式”……

这些科研成果的大力推广及应用,对我国魔芋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张盛林及其团队的助力下,全国各地先后发展了200余家魔芋深加工企业,不断健全完善了魔芋产业链。人们对魔芋保健功能认知的加深,使我国魔芋制品的开发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局面,魔芋产品走出国门,出口量逐年增加。

因对魔芋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以实际行动推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张盛林本人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民建中央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被聘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