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2年08月0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一心为公  一切唯实  一身正气 重庆 谔谔之音 谚语话立秋 低钠盐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老重庆的陆路

版面翻页
视野
04
老重庆的陆路
□ 作者 杨耀健

俗话说:“水路不通走旱路。”老重庆的陆路是对水路的补充。在没有江河的地区,或虽有江河,但因上水拉纤需要,也必须修筑陆路。历史上,重庆有四条陆路干道,通往四面八方。

东大路纵横巴蜀

从成都通往重庆的陆路,按方位为西东走向,却习称为“东大路”,它是沟通巴蜀两地的交通大动脉,辐射沿途城乡。川东的学子到省会参加乡试会考,川西的物产要销往长江中下游,此路不可或缺。

东大路曲折蜿蜒,从川西平原延伸到川东丘陵,总长度约900华里,路面由5到8尺的石板铺成。东大路设有五驿、四镇、三街,共计10站。五驿为龙泉、南津、双凤、来凤、白市;四镇为太平、李市、樟木、银山;三街为迎祥、史家、杨家。

这条古道的起点,在重庆渝中区三圣殿(今凯旋路),西行出通远门,经兴隆街、枇杷山、两路口、遗爱祠、浮图关、石桥铺、二郎关、白市驿、走马岗,到璧山来凤驿,又经马坊、永川县,到大足县邮亭铺,继续西进,再经荣昌、隆昌、内江、资中、资阳、简阳等县到达成都。

此路亦为古代驿道干线,历代官府公干及传递邮件必经此路,沿途设有铺和驿,如石桥铺、白市驿。清朝30华里设铺,60华里设驿,铺有铺丁,驿有驿臣,驿站可供来往使者食宿。官差如果不投递急件,一般每天只行走一个驿站,到达后就歇息下来,第二天再上路。如果是投递急件,那就得快马加鞭了。

1926年初,成渝公路动工修筑,1933年建成通车,全长445公里,其走向基本上取道东大路。

古栈道直达荆楚

重庆通往湖北的陆路,主要是修凿在长江三峡的栈道。高山大川无法修建大路,只好在悬崖峭壁间开挖便道,或凿孔架设木板,使之连接。栈道由便道、悬空桥、铁链、护栏组成,其宽窄不等,为了防洪,高出江面数十米。

栈道具有拉纤和商旅陆行两种功能。随着经济发展,长江上游与中下游物流不断增加。从川渝出峡的船队顺流而下,朝发奉节,晚抵宜昌,快捷轻松。但从汉口、南京上行的船队,重载阻力重重,唯有依赖纤夫,“舟非纤不上,纤非路莫行”。险峻的山崖难以立足,唯有开凿栈道,供纤夫通行。栈道因自然灾害时有坍塌。据峡区各县志记载,明清两朝多次大规模开凿维修,使之保持畅通。

栈道方便峡区物流,山区的先民通过栈道贸易,到城镇采购基本生活物资。古栈道曾用于军事。《后汉书》记载:公元35年,汉光武帝派大司马吴汉率征南大将岑彭,由荆门溯长江入川,讨伐公孙述。船队满载官兵、辎重,逆流而上,由纤夫在岸边拉纤,方能通过险滩重重的三峡。

1936年2月,川鄂公路动工,四川公路局在大竹、梁山(今重庆市梁平区)设立工程处。渠县至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段1937年4月修通。鉴于从万县到湖北利川高山险阻,改道川湘路上黔江至石门,以通湖北。

北大路前往长安

长安(今西安)是汉、唐都城,政治经济中心,重庆早年即有三条路线通达陕西。第一条先水路后陆路,从巴郡(今重庆)乘船到万县,然后走陆路到开县(今开州),折向宣汉县,北上翻越大巴山,沿洋水进入洋州(今陕西西乡县),取子午道前往长安,全长约3000华里。

第二条路线水陆杂混,从重庆乘船到合州(今合川区)、渠州(今四川渠县),经三汇陆路或水路到通州(今四川达州),进入洋州,然后陆路到长安,全长2600余华里。第三条路线,是沿大宁河栈道北上入陕,称为宁河道。

但历代使用最多的路线,是经合川、武胜、南充、西充、南部、苍溪,至广元园山驿,接金牛道入陕。此路在秦汉时期为巴郡至秦陇的要道,唐朝时称嘉陵道,明清时期为重庆至陕西的正戈路,近代改称川陕路。

南大路通江达海

重庆南入贵州的陆路有两条:沿乌江河谷的黔江道、沿綦江河谷的僰溪道。

明代以前乌江水势较平,险滩相对较少,黔江道沿乌江开辟。明代万历元年和清代乾隆五十年两次山崩,形成了龚滩和羊角碛两处险滩,黔江道时断时续。

黔江道起点在涪陵,陆路经凉水铺、复兴、山窝、木根、老场、白果、三道拐达彭水;出彭水经亭子坝、盖坪、头党坝、龙门峡、庙溪,到酉阳或龚滩。酉阳为黔江道重要交通枢纽,衔接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龚滩是以川盐为主的各类物资起载点,彭水县则为川盐、郁盐转运的重要码头。从涪陵到武隆江口镇,也可通往贵州濯水、务川等地。

僰溪道开通时间无从考证,綦江现存东汉质帝时所书石刻“溱溪寨路”,说明这条道路至少在东汉已开通。唐宋以来,僰溪道成为重庆与贵州及南方各省联系的重要通道。唐代从渝州到贵州,需绕江津县南,或沿水道到綦江赶水,再陆行去贵州。

此后大道从主城入巴县百节,经天桥入綦江境。《綦江县志》载:“经号房、古南镇、桥河、马口垭、鱼梁河、分水岭、镇紫街、东溪、太公铺、九盘子、大水井、观音桥、羊角脑,于红稗土接黔境。”此路也可经海棠溪、黄葛垭、鹿角场、界石场、公平场、龙岗场到分水岭与綦江入黔大道相接。

总之早在古代,重庆便不仅有水上交通,也有陆路通达。本埠沟通西南与中原的经济交往,最终成为物资集散中心,交通发挥的作用逐年显著。

1912年,通往成都的东大路第一关——佛图关

三峡栈道

(作者供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