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物保护与旅游深度融合
——南川区政协助力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小记
通讯员 陈力
“加快挖掘抗蒙文化,推进龙岩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快区博物馆建设进度,收纳展陈更多可移动文物”……近日,南川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与区发展改革委、区文化旅游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城投集团、惠农文旅集团、石溪镇等单位负责人,聚焦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协商讨论,共商良策。
全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做得怎么样?作为协商课题的领题人,南川区政协副主席郭江涛带着问题,率区政协社法委和部分文化艺术界委员先后前往尹子祠、龙岩城遗址、雷劈石民居等20余处文保点,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深度调研。
“南川文化遗存众多,如抗战文化、佛教文化、墓葬文化、土楼文化等,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德星垣’‘花朝门’‘梁山寨’等历史古迹并未得到很好保护,正在不断被侵毁。”协商会上,参与前期调研并长期从事南川人文历史研究的区政协委员余道勇直陈问题。
作为主管部门,该区文化旅游委负责人讲述了无奈:全区不可移动文物有474件,文保任务重、难度大。近两年通过向上争取资金、区级财政专项和业主自筹等方式筹集资金2000余万元,完成尹子祠等10余处文保单位(点)的修缮工程和抢救性保护。但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尚有14处文保单位(点)未及时修缮。
“建议通过申报传统村落方式解决文物保护资金缺口问题”“部分文保点产权人有意愿投资修缮利用,但碍于挂牌保护,建议加强工作指导,增强资本信心”……针对委员和乡镇代表对于解决资金问题的建议,参加会议的南川区政府副区长李学民表示,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文保点申报和升格工作,力争获得更多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市场投入模式,鼓励市场主体参与非重点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随后,雷坤强、唐利春、何大可等区政协委员又根据调研发现的历史文物与文旅融合发展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建议加快挖掘抗蒙文化,推进龙岩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快区博物馆建设进度,收纳展陈更多可移动文物;科学合理利用古宅古院,打造特色民宿;加强古村落新建房屋管理,统一风格风貌;把文保单位(点)融入旅游线路,织密全域旅游网。
“各位委员的建议都很好,请相关部门认真吸纳。”李学民肯定道。
南川区政协主席毛朝银指出,保护好、利用好历史文物对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理清文物保护与利用关系,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宣传辅助,切实提升保护利用工作水平;要坚持让文物“活”起来,全力发挥历史文物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区政协要通过协商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鼓与呼”,让专门协商机构既实用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