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五届二十九次常委会会议重点协商发言摘登
程志毅
罗挺
何以龙
乔宏
周尚君
杨利
何平
蔡向阳
谭红雁
姚登惠
宋泓
综述发言
市政协人资环建委:
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全面推动我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科学推进“双碳”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推进能源低碳绿色转型。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建立约束与激励并举的政策机制,精准有力做好清洁能源生产内部挖潜。积极稳妥扩大清洁能源外部供给。推进“川渝电力一体化”“疆电入渝”,提升外购清洁电比重。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稳妥推进煤炭、石油等消费总量达峰并逐步下降。有力有序抓实清洁能源推广,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产业化、规模化。健全碳汇补偿和交易机制。
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健全绿色制造体系,打造全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促进服务业绿色低碳升级,将“绿色+”融入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全过程。培育壮大绿色低碳新兴产业,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和产业循环式组合,搭建能源互济、资源共享、废物协同处置的公共服务共享平台。
强化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完善公铁水多式联运设施和服务配套,大力推广铁路集装箱运输。研究出台相应财政补贴政策,积极协调争取国家尽早启动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完善公共交通出行体系,推动城市中心城区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出行体系。拓展慢行交通网络,推行“慢行+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系统发展模式。
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构建绿色低碳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系。深挖工业用地资源利用潜力,推进工业用地复合利用。推进建筑用能清洁低碳化,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和老旧小区节能改造。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完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体系,推进再生非金属资源循环利用。
着力提升农林固碳能力。增加作物碳汇,减少碳投入和碳排放。提升林地、草地、湿地等固碳能力,大力推动“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改善森林林相和品质。加大草地、湿地保护力度,着力形成具有较高固碳能力的陆地生态系统。
构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培育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大力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我市开展延展性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健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加快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加快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定期通报制度,加大政策兑现力度。完善财税、价格、投资、金融政策,出台更多绿色低碳财税金融政策。完善落实能耗双控政策,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建设无废城市。突出重庆碳交易试点城市的作用,加强碳排放交易、用能权交易协调。
民进重庆市委会:
强化政策引领 推动产业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出台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重点,培育支柱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做强绿色低碳特色产业新支撑、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绿色低碳激励引导性全覆盖,结合各产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测、营销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不同特征,对“非绿色低碳”激励政策在原支持条件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相关指标,如单位产值或者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固废利用、减排污染物量等。
充分发挥绿色低碳政策的财政激励作用。根据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措施路线图和时间表,制定相应的绿色低碳产业财政支持的总体规划,设计动态财政调节机制,以适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绿色低碳发展的财政资金需求。
制定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专项补贴政策。市、区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整合现有政策、制定专项补贴政策,持续加大绿色低碳发展资金投入,逐年降低准入门槛,逐步扩大政策覆盖面,激发各类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探索按照节能降碳量给予奖补等方式,惠及更多中小企业。
长寿区政协:
推动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把“双碳”工作相关指标纳入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发展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对逐步提升清洁能源比例的项目给予财税方面的支持。持续推动综合化工、钢铁冶金向“精细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不断完善碳交易市场运行机制。提高碳交易市场强制纳入门槛,适度增加碳配额总量和部分重点企业配额,通过政府有偿发放等途径增加履约渠道,降低企业履约成本。进一步规范碳市场交易,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科学建立全市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探索建立市级、区级能源平衡表,摸清温室气体减排“家底”,精准预测碳排放趋势,着力构建重点出口企业碳足迹体系,积极应对国际碳边境关税壁垒。
开展面向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等不同层面的碳管理培训,引导重点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国家、市级和行业绿色标准制(修)订工作,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地方标准体系。科学制定全市碳汇林建设规划,用好绿色金融、碳资产质押等市场化手段,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把“碳库”变成“钱库”。
民革重庆市委会:
充分发挥重庆碳市场作用
优化碳配额分配制度与办法,兼顾“企业发展、中期达峰、长期中和”的发展需求。变固定碳排放核算系数为动态碳排放核算系数,提升计量准确性。
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逐步扩容碳市场,扩大碳交易覆盖行业。逐步推动碳配额免费发放到有偿分配的转换,倒逼企业降碳动力。探索有偿竞价机制,提升价格引导功能。推动碳排放计量、核算、报告和核查技术规范与国家统一,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碳交易中心、碳定价中心。
优化奖惩制度。提高违约成本,加强配额清缴履约的刚性约束。优化激励机制,对碳减排和碳交易履约情况好的企业给予税收和信贷方面的优惠。
推进重庆核证自愿减排量(CQCER)的实质性工作。明确自愿减排量的开放流程与申报方法,扩大自愿减排申报范围,增加自愿减排权能,推动碳惠通平台与联交所碳交易市场对接,激励企业自愿减排积极性。
加强“碳金融”支持。有序推进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开发碳票据、碳基金、碳债券、碳保险、碳信托等金融产品,鼓励建立碳市场发展基金和低碳导向的政府投资基金,提高银行在碳金融方面的参与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碳市场。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
推进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
推进碳排放统计核算“一把尺”。将碳排放基础统计指标纳入政府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统一的统计核算方法,精确量化、真实反映企业碳排放情况,供园区科学制定明确的碳减排目标。
推进政策区域措施“一盘棋”。建立环评、能评、碳评相协同,清洁生产、排污许可相结合,环保督察与激励相协调;一体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引导形成首尾相连、互为供需、互联互通的绿色发展格局;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推动污水处理、固废处置减污降碳协同;开展试点,以点带面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推进绿色技术创新“一条链”。构建以专家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绿色转型升级为导向的创新研发体系;搭建专利申请与审批绿色通道、绿色技术信息和转化平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分行业领域编制减污降碳工程技术指南,推动绿色产业技术链式创新。
推进政策服务保障“一张网”。完善抵消机制,加强排污权和碳排放权的有效衔接。探索开展碳期货、碳期权、配额质押融资等绿色金融业务。在碳市场财政收益中进行切块分配,设立市级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资金。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法制保障。
江津区政协:
建设城市慢行步道 引导绿色低碳出行
大格局谋篇,高标准编制规划。统筹规划慢行步道体系建设,构建集公交、地铁、慢行步道、自行车道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公共出行系统。进一步完善慢行步道体系建设标准,彰显购物、出行、休闲、游乐、健身等综合价值。
高质量建设,差异化彰显特色。充分考虑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各类区域慢行交通需求,以地铁站和快速公交站点为连接点,串联现有公园广场、水域设施、景观景点建设等基础点位,让慢行不难行。以抗战文化、山城文化等城市历史文化为底色,打造一路一景、步移景换的慢行街区景观,做靓城市名片。
多渠道发力,强监管提升实效。将慢行步道体系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考核指标,保障用地空间,定期评估区县建设成效。综合考虑慢行步道体系建设与公共交通、生态园林等建设的有机结合,确保建设质量和应用效果。加强慢行步道体系建设监管,力争用“小投入”推动“大焕新”。
全方位宣传,重引导扩大参与。将绿色出行纳入市民公约、文明公约、健康公约,大力发挥网络新媒体宣传作用,让低碳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化群众对慢行步道体系的功能和价值认知。
璧山区政协:
加快海绵城市建设
推进海绵城市立法,突出顶层设计引领。通过订立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明确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的责任主体,明确职能职责并纳入政府绩效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探索优化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管控制度,采取诚信备案方式开展工程规划许可,以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效果。
加强项目统筹实施,打破资金项目壁垒。加强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公园绿地建设及道路修建等项目衔接。充分利用水利、生态环保等专项资金“一钱多用”的模式,共同使用建设资金。创新融资模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欠缺的项目与收益较好的产业有效融合,一体化实施。
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强化规划建设管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修编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优化规范标准技术体系,将海绵城市理念充分融入道路交通、景观园林、建筑小区等建设标准规范。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提高从业人员整体水平。
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强化公众宣传引导。优先支持学校、医院、公共运动场馆、公园等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满足群众合理需求,形成社会参与、全民共治的格局。
市政协常委 蔡向阳:
加快推动我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注重从战略层面对氢能产业发展做出规划布局。建议尽快出台全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或三年行动方案,细化明确氢能产业发展阶段性目标。统筹区县氢能产业链协同发展,在市级规划层面明确其发展定位、技术路线和实施路径,防止盲目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
完善扶持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扩大奖补范围和对象,提高奖补标准,引导示范区县同步出台扶持政策,形成从市级到区县级以规划为引领的“1+N”氢能产业政策体系。
大力推动氢能多元化规模化示范应用。推动交通领域示范应用范围向中重卡、乘用车拓展,明确新增或更新车辆“氢能化”比例,探索站内制氢储氢加氢一体化加氢站建设新模式。因地制宜布局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设施,试点探索天然气掺氢在居民家庭的综合供能应用。
着力推动氢能产业区域协同和集群化发展。携手共建“川渝地区氢能产业发展联盟”,孵化培育一批氢能领域上市企业和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发规模化绿色制氢示范项目,推动天然气管道掺氢工程示范,形成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集群协同发展格局。
潼南区政协:
加快推动我市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建立完善的补贴政策扶持,采取中央财政资金奖补、地方财政补贴、生产企业赞助与用户少量出资的模式。由生产企业自主投入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建设,制定相应激励措施。
进一步细化新建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政策措施,重点在我市大型公建项目、城市新区及产业园区项目,公租房及安置房项目推行。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对接,出台相关的融资产品。
统筹农村具备条件的屋顶或村集体集中场地开展分布式光伏建设,打造我市首批光伏示范村,进一步引领我市新农村分布式光伏项目发展。
加强管理制度,结合我市光伏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工作机制,明确管理部门,压实工作职责,确保在项目建设、电网接入、运行监测过程中全监管。
进一步培育太阳能特色产业,对我市光伏产业企业进行政策倾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太阳能利用大型龙头企业,以太阳能应用促进太阳能产业发展。
加强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应用的宣传,组织有技术服务类型的中介机构及生产企业推介展示服务。
黔江区政协:
聚焦实现“双碳”目标 提升林业碳汇能力
强化顶层设计,进一步做强林业碳汇硬实力。组建专门的碳汇管理和组织实施机构,统筹推进我市林业碳汇工作,打通碳汇项目实施、监测、交易等全链条。注重碳汇专业人才培养,选调部分熟悉碳汇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双碳工作机构。完善重庆碳汇交易平台。
强化沟通协调,进一步做优林业碳汇方法学。完善森林碳汇规则,力争将天然林的自然增量纳入计算。
强化激励引导,进一步做广林业碳汇参与面。健全林业碳汇横向交易补偿机制,借助碳汇市场交易,推动市内主城都市区经济发达区县向森林固碳量大的渝东南、渝东北等区县进行补偿。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大众主动参与到碳汇工作中来,积极购买碳中和产品,培育绿色消费风尚,提升碳汇价值和绿色消费意识。
强化项目实施,进一步做大林业碳汇数据量。做大林业碳汇资金池,充分吸纳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各类资金进入碳汇市场。统筹规划实施好林业碳汇项目,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和全市自然保护区总体布局,全面统筹,精心规划,不断增加森林碳汇。
九龙坡区政协:
共建“成渝氢走廊”
壮大产业规模。举全市之力加快引进、培育、聚集一批氢能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公共检测平台。以大型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等商用车为主攻方向,开发面向不同场景、适合市场需求的氢燃料商用车全系列车,不断壮大氢能产业规模。
完善基础设施。在重点高速公路沿线布局建设加氢站,支持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城际示范线运营。鼓励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利用现有加油站点改扩建加氢设施,建成适度超前的加氢基础设施网络。
放宽市场准入。因地制宜发展光伏电解水、天然气重整等多元化制氢模式。支持地方根据产业配套、示范推广等需要,科学合理建设制氢加氢一体站。
拓展应用渠道。研究制定氢能汽车通行专项扶持政策,推动成渝地区在轨道交通、储能发电、社区建设等领域的氢能技术合作与示范应用,加快构建多元化应用格局。
统一管理制度。成渝两地共同完善氢能安全管理制度,以统一标准规范氢能生产、存储、运输等各环节监管程序和安全责任。健全加氢站等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规定,努力提升氢能基础设施安全运营水平。
本版图片 记者 王加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