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2年10月2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奋进新时代  书写新篇章 市气象局:做实气象服务保障  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

版面翻页
奋进新时代 书写新篇章
10

市气象局:做实气象服务保障 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市气象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推进重庆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重庆实际,坚持“跳出小气象、做实大气象”,全面融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重点在着力提高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和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等方面下功夫,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在防汛、抗高温干旱中得到了充分检验。

以智慧气象业务技术体系建设为重要载体,着力提高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

“重庆地形复杂,山地、江河占比达到 76%,要想实现精准预报,不仅要抬头看天,也要低头看地。”近日,走进市气象局,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负责人向笔者展示了智慧气象“四天”系统中的“天枢”智能探测系统。

据介绍,“天枢”智能探测系统包含7 颗气象卫星、5 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和2000多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如同一张巨大的监测网,为天气预报提供庞大的数据支撑。“特别是位于九龙坡、永川、黔江等地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每部覆盖范围可达到200 公里至 230 公里,每 6 分钟完成一次体扫,能精确捕捉每一次风云变化。”该中心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市气象局以科技为引擎、创新为驱动,加快建设重庆智慧气象业务技术体系,智慧气象“四天”系统便是其主要建设内容,也是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在重庆应用的集中体现。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为气象系统和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等插上“科技翅膀”,无疑将对我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巨大福音。

智慧气象业务技术体系基于目前2TB的日数据获取能力、1PB的存储和315 万亿次/秒的高性能计算能力,深度应用“云大物移智”现代信息技术大幅提高预报准确率,将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 40% 、月降 水预报提高12%、月气温预报提高16%,预警信息覆盖率超过90%,预警短信发布速率提高到3000条/秒,充分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 “服务精细”,有效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基于监测精密的“天枢”智能探测系统,新增9部X波段天气雷达,新建或升级349个自动观测站,气象观测空间分辨率达到6.3公里。可开展近地表气温反演、林区亮温判识、干旱监测预警等卫星遥感算法研究,高温、强对流监测精密能力进一步提升。

基于预报精准的“天资”智能预报系统,改进了智能网格预报,全市气象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2.5公里,暴雨过程预报准确率达到90%,暴雨预警信号精细到乡镇,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至40分钟。

基于服务精细的“知天”智慧服务系统,建立起城市、能源、交通、农业、流域气象服务大数据“一张图”,形成城市轨道交通天气预警、城市内涝风险预警、电力调度逐小时温度预报、流域洪涝气象风险、水稻高温热害、航运气象风险、高速公路交通影响预报等系列服务产品。

基于第一道防线的“御天”智慧防灾系统,接入三大电信运营商区域定位短信、有线电视发布体系,实现预警短信、电视图标字幕全市覆盖,市区县乡镇三级预警工作站全市覆盖,村级预警服务站覆盖94.67%的行政村。

 

以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为重要着力点,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一直以来,市气象局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实“早、准、快、广、实”要求,融入全市防汛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目前,我市已建立暴雨灾害风险分级预警新机制,包括建立区县暴雨灾害三类风险区等级标准、区域暴雨灾害四级预警等级标准、暴雨灾害风险预警业务流程等。同时,建立暴雨灾害风险分级分类指挥调度新格局,推动气象预警纳入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建立极端暴雨“熔断”机制,强化农业生产、能源保供等领域高温干旱防范应对气象服务,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政府和社会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基本建成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四级预警工作体系和市-区县-乡镇(街道)-村居-组-户六级一体化预警传播体系。智能化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汇集9个部门29类预警信息,建立了16类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渠道,村级预警服务站累计建成10632个,区域预警短信实现移动、联通、电信全覆盖,重大灾害预警信息实现到村到户到人。

值得一提的是,受强盛的副热带高压影响,从今年7月开始,我市出现大范围高强度高温天气,降水量偏少,给工农业生产、能源保供等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

如何应对?以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为重要着力点,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倾心竭力抗高温抗干旱,全力提供精细气象服务保障,成为我市气象部门的坚定选择。

市气象局“刷新”高温预报技术,通过建立高温落区预报业务,形成2.5公里分辨率的1-10天高温格点预报产品。该客观产品高温预报准确率达82.47%,预报员基于该产品的主观预报准确率达83.36%,有力支撑起了今年的高温天气预报。

北碚缙云山发生山火时,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与北碚区气象局党员先锋队在缙云山日夜坚守,利用卫星、雷达监测林区火点信息,提供周边天气实况、未来天气趋势服务。灭火总攻发起前,气象部门每半小时向指挥部报告一次现场风速风向、湿度等气象数据,精准捕捉到了有利风向。

市气象局积极构建耦合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逐日、逐时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并初步建成“知天·智慧电力气象服务系统”,接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的电力智慧云系统,以便及时响应发电、输电、用电等实时业务需求。

市气象局加大服务力度,强化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根据农业气象条件、作物生长发育、墒情变化和秋收秋播进程,制作发布《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等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减少旱情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

……

“我们始终高度重视抗高温干旱工作,把着力准确判识高温干旱天气趋势、精细服务生产生活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细抓实。”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气象局多次召开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学习传达中国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并安排部署气象服务工作,并和34个区县气象局及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和抗旱应急响应特别工作状态,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直接指挥,其他局领导分领域调度,各业务单位加强值班值守,干部职工在岗在责在状态,全力投入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加强部门联动合作,强化重点领域气象保障。市气象局和34个区县气象局成立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以及能源保供气象服务工作专班,参加政府工作会议120余人次,为党委政府指挥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源电力调度提供决策支撑。针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开展水稻、玉米长势卫星遥感监测和土壤墒情、旱情滚动监测,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大田调查,发布水稻、柑橘高温热害和伏旱等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警及病虫害防治气象条件预报等服务产品98期,并通过手机APP向2.3万户农业经营主体推送。针对电力调度,与市电力公司每天2次预报会商研判、5次更新未来24小时逐时温度预报,为电力负荷精准预测和调度提供支撑。针对森林防火,开展24小时森林火险热点监测并及时向林业部门通报信息,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市林业局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号橙色2期、红色3期。针对防暑降温,联合市卫健委按照高温中暑风险等级标准发布高温中暑预警6期。

紧盯有利时机,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人工影响天气服务的通知》,强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工作。7月至9月底,全市人工影响天气机构捕捉有利时机,发射增雨防雹火箭弹1216枚,高炮弹10698发,增加降水1.7亿吨。

 

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重要领域,不断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今年以来,市气象局紧密围绕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切实强化经济社会发展气象服务保障。

——着力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气象保障,紧扣“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推进川渝气象协同发展,积极服务成渝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川渝气象灾害联动联防、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气象服务保障。

8月下旬,2022年川渝气候生态品牌发布会在成都举行。此次大会以“富氧巴蜀 宜居川渝”为主题,由“宜居川渝”“避暑川渝”“富氧巴蜀”“食在川渝”“游在巴蜀”五个板块构成,厚植气候优势,大力构筑川渝气象协作共兴新格局,助力更多周边产业驶入高质量绿色发展“快车道”。

川渝两地以创建气候生态品牌为抓手,积极促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截至目前,两地共有23个县和风景区获评“中国天然氧吧”、1个市和8个县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5个农产品获评“中国气候好产品”。同时,川渝气象部门致力于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巴蜀气候标志”,包含“巴蜀气候好产品”“巴蜀气候康养地”“巴蜀气候宜居宜游乡镇”三个子品牌,旨在倡导绿色、舒适、健康的生活理念,促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着力强化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强化粮食安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和重点帮扶区县、乡镇特色产业气象保障,重点做好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粮生产气象服务,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素有“竹笋之乡”美誉的武隆区和顺镇拥有近万亩高山冷竹笋基地,每年4月初至5月末是春笋的最佳挖采期。但今年三四月间,武隆接连出现持续晴热天气,严重影响了春笋生长。何时下雨,成了村民最关切的事情。为此,清明节刚过,武隆区气象局便面向多个产笋地区制作发布包含未来天气、采摘指数的《武隆春笋挖采期气象条件分析》服务材料,贴心提醒广大村民可根据天气提前安排采摘计划。

市气象局积极打造农业气象精细化智能服务平台,为农业专家、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普通农户搭建共享资料、产品、技术、经验的“众创空间”;开展格点预报与空间插值融合技术研究,将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精细化程度提高至1公里;开发“农业天气通”APP,发布全国主要大宗和特色作物农业气象信息,以智慧气象助力乡村振兴。

——着力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气象保障,加强重庆对外开放大通道特别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气象预报服务,强化“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流域)气象服务保障,积极推进能源保供、交通旅游、航运物流、城市运行等气象服务。

今年春运期间,长江重庆段多种水位并存,通航环境复杂,大风、雨雪、浓雾等天气频发,市气象局每日向重庆海事局、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陆海新通道公司、长江重庆航道局等发布春运专题服务材料,提供航运气象服务,长江(重庆段)水上交通安全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对接了应急管理、海事等部门,基于干支流电子航道图,可对支流地灾隐患点实时查询,同时通过重庆市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发布逐5分钟的长江航道气象监测警报信息,全力以赴保障水上春运。

市气象局还着力加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气象保障,积极申报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聚焦经济转化大数据监测评估、经济价值核算方法、经济转化技术方法、经济转化途径和政策四大研究方向,大力推动农业、能源、旅游、康养、低碳等五大气候资源的经济转化,融入三峡后续工作,推进气象科技文化公园建设,创建国家气候品牌,促进气候资源向经济产业转化。

当前,市气象局正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所需,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加强气象现代化能力建设,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切实为重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保障,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顺然/文 市气象局供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