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津区政协委员曾令果
“长寿命电线”可用百年,满足了与房屋产权期限“携手到老”的期待;“特种电缆”耐受千度高温,符合新国标一级防火安全;“智能电缆”自带诊断功能,一举破解了困扰电网安全的难题……翻开渝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丰科技”)近年来的创新“成绩单”,硕果累累。这一款款“黑科技”产品面世的背后,离不开江津区政协常委、渝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令果和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的辛勤付出。
“拥有人一样的‘触觉’,能够精确定位隐患点位置……”前不久,渝丰科技的“网络神经电缆”及安全状态监测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曾令果带领科研团队持续创新的又一个实践成果。
为什么要设计一款“网络神经电缆”?发布于2014年的一则新闻吸引了曾令果的目光:某段高速路长约数百公里,因电缆破损,导致该高速路全线停电,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又因管线太长且深埋地下,检修人员只能采用逐段排查的“笨”办法,足足花了3天才找到破损点。这激发了曾令果的浓厚兴趣,他在盘点全球诸多停电事件中电缆维护检修面临的共性问题后,萌生一个想法:“为何不用自带诊断、自带报警能力的智能电缆?”
“智能电缆,得给电缆装上‘神经元’,突破感应器(智能芯片)小型化和微电源关键技术,是两道难关。”曾令果说。
攻克这两道困扰业界多年的技术难题,谈何容易。经过无数次试验,曾令果决定在电缆里面藏若干“神经元”。这些由一个个智能芯片组成的“神经元”,能精确感知电缆的运行状况。“热”则为温度过高,“痛”为负荷过大、电流过强,“断”即表示芯线有断点……再运用遥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将芯片的实时监测数据传输回监控终端。历时一年多,一份达10余万字的技术方案敲定之后,智能电缆成功安装“神经元”,芯片融合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
而在攻克微电源技术这一难关过程中,让电缆芯线与智能监测系统保持安全距离,是曾令果关注的重点。起初,他将弱电线布在电缆绝缘层外,可是往地下沟里一拖,这些线就被损坏了,很是心疼。后来,又经半年艰苦开发,他改变母线缆加工工艺,成功把弱电导线植入护套材质中,从而实现智能电缆的市场化应用。
目前,网络神经电缆的研发已进入3.0版本阶段,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局部放电和线路电流实时在线监测等新功能,并实现与更多的物联网安防设施适配联动,各项技术已趋于成熟,预计今年内正式发布。
“科技创新是推动民营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曾令果一直这样认为,也这样带头实践。目前,渝丰科技已成长为从传统制造型企业成功转型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典型代表。今年8月初通车的重庆首条市郊铁路江跳线,也是由渝丰科技提供了低烟无卤阻燃耐火电力电缆、BTTZ矿物绝缘电缆等产品,较好地满足了该项目对电力供应条件的高要求。
“只有本职岗位做大、做优、做强了,政协委员的履职才更专业,底气才会更足。”曾令果时常这样说。他将自己在线缆行业多年来的创新和经营经验融入到履职工作中,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提案落地,踊跃参与各类座谈会、交流会和论坛活动,积极参政议政,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向相关部门反映行业发展动态和诉求,就营商环境优化和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提出多个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