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作孚与缙云山
卢作孚与缙云山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27年前后。那一年他被委任为四川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四县特组峡防局局长,主要任务是剿匪和维持治安。然而他上任后颁发的第一个公告却是《建修嘉陵江温泉峡温泉公园募捐启》,开篇即称:“嘉陵山水,自昔称美。江入三峡,乃极变幻之奇。群山奔赴,各拥形势,中多古刹,若禅岩、若缙云、若温泉,风景均幽。”想必他之前已对缙云山有所了解。日后他对缙云山的长远关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保护和推介佛教寺院,协助经营缙云山的佛教旅游资源;另一方面保护和培植缙云山古老而珍稀的多种林木,开发缙云山的珍稀植物旅游资源。
缙云山不仅风景秀美,还有着悠久的佛教传统,当时就有绍隆寺、福兴寺、石华寺、缙云寺等,但经营欠佳。1930年11月中旬,著名佛学家太虚法师到访重庆,与刘湘当面商定成立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以加强汉藏两地的文化交流,地点就选在缙云山的缙云寺。随后太虚法师溯嘉陵江而上,受到卢作孚的热情接待。卢作孚陪同他畅游北碚,并请他参观了峡防局,还在峡防局作了《创造人间净土》的演讲。此后峡防局承担了维持寺院治安的任务。1932年4月卢作孚就曾为缙云山寺院的治安事宜致函缙云寺法师:“……派队护卫缙云一事,顷一中队驻扎八角池运树,约可在山上住十余日,日前治安,似可无虞。惟来日方长,须筹一妥善方法。拟调白云寺练队十名,夜间开住寺内,防范匪徒。白日则各回原处,各理各事……”1932年8月20日太虚法师为院长的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在缙云山举行开学典礼,参加典礼的各界人士和学僧达数百人之多,一时传为佳话。
1932年前后,卢作孚曾带着缙云山寺院管理者隆恕和尚和长子卢国维上山考察,除了寺院,还考察了不少珍稀林木和黛湖等风景胜地。自此卢作孚将缙云山与温泉公园连为一体。据后来的《北碚月刊》载:“(缙云)寺位温泉公园后山,森林参天,古木极多,……此地甚高,夏可纳凉,冬可赏雪。为游览极佳之地”,佐证了卢作孚当年的设想是正确的。
1933年,在卢作孚诚挚热情的邀请下,中国科学社第18次年会于8月18日起在四川重庆北碚温泉举行,会期7天。这也是中国科学社第一次在四川召开年会。次日上午,全体参会社员分乘120架滑竿,游览缙云山。在游山过程中,建于北碚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农场负责人与生物学家胡先骕谈起高山植物园的经营情形。胡先骕经过考虑,提出在缙云山绍隆寺附近划地1000亩建立高山植物园的详细计划。这个计划后来顺利实现,不过不是1000亩,而是整座缙云山!
卢作孚很早就注意到缙云山上有不少古老的杉树林和其他珍稀林木,并为此部署峡防局严格禁止缙云山乱砍伐行为。例如1931年6月30日,卢作孚曾就保护缙云山林木等事致函峡防局负责人熊明甫:“……某某砍杉木园之木料,闻至杉七八百根,实属骇人听闻!请速派人传某某到局,并将已砍之木料运北碚作证据,待处理。……缙云寺甚大之树木,据某旅长、某师长言,均有被砍卖者,请派员往调查确实,以便处理。……窃以经营缙云山必去障碍,不然纠纷日多,山林毁损日甚,百年不能恢复也。”
1956年前后,笔者跟随时任重庆市园林管理局副局长的卢子英,陪同林业部一位副部长上缙云山考察,实地看到了不少珍稀树木,印象最深的是,有一种做保温瓶软木塞的软木树,它没有树皮,树干上的“肉”可以用手指头抠下来。
1982年缙云山被列为全国第一批44个重点名胜风景区之一,2001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者系卢作孚长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