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红”守护“健康绿”
微光成炬,众志成城。当前,全市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攻坚期、关键期。为助力打好打赢疫情歼灭战,志愿者们纷纷积极行动,冲锋在前,用“志愿红”守护“健康绿”。
上阵“父女兵”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渝北区恒大照母山山水城二期,有这样一对父女,他们既是家人,更是“战友”,他们服务在不同的岗位,践行着相同的坚守,共同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此前,居家办公的彭瑶在朋友圈看到市慈善总会两江新区大队和小区物管都在召集志愿者。彭瑶和父亲彭世祥火速报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报名成功后,彭瑶和父亲参加了志愿者培训。11月17日早上8点,父女俩正式“上岗”。
扫描开箱、扫描开管、录入信息、核对信息,一遍遍扫、一遍遍核对,彭瑶举着手机,重复着相同的流程,直到录入完成。虽说录入流程简单,但一天下来并不轻松。“我们小区1个核酸检测点有4个窗口,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每个人差不多要录入六七百人。”彭瑶说。
而在一旁,彭世祥正在维持现场秩序。“大家请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提前打开渝康码……”彭世祥一遍又一遍地向居民们提醒着注意事项,面对行动不便、操作不顺的老人,他也主动上前帮助。
“大家很配合,也很热心。遇到因上网课需要‘插队’的学生,大家都乐于‘让路’;楼下邻居刚生完小宝宝,大家帮忙凑纸尿裤等物资,纷纷送去祝福……”彭瑶表示,邻里间的这些温情,成为她为大家更好服务的动力,“只要有需要,我和父亲都义不容辞。”
当好“守村人”
早上6点,到达三溪村的核酸检测点,布置场地、拉上警戒线、场地消杀;8点,迎来了参与核酸检测的第一批村民,提醒大家“戴好口罩,保持距离,不要插队”;为开展核酸采样的医生补充采样拭子、消毒液,核查核酸检测信息录入情况,一直忙碌到下午3点……这是龙月凤的一天。龙月凤今年69岁,是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夕阳红大队北碚支队三溪健身队队长。今年8月以来,她就开始在北碚区蔡家岗街道三溪村狗脚湾社核酸检测点为村民们服务。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龙月凤更是冲在疫情第一线,每天在核酸检测点,拿着大喇叭,维持现场秩序。
11月中旬回到老家的外孙女也被龙月凤动员起来参加了村里的志愿者服务。“村里的事情是大家的事情,年轻人就应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龙月凤表示。
“既然来当志愿者,就要对工作负责。”龙月凤真挚地说,“村里的基层干部24小时轮流工作,很辛苦。我来当志愿者,能为大家做点事情,能够守护好我们村,我觉得很高兴。”
奔跑在“最后100米”
“师傅,看到自由左岸A1栋尾号311的快递没?”
“麻烦你帮我把那个包裹递给我一下,谢谢!”
……
11月18日22:00,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九龙坡区大队志愿者赖莉完成当天小区物资转送工作后,脱下防护面罩、防护衣,完成消杀后,独自一人回家,家里的孩子还等着她。
赖莉家住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袁家岗社区,是重庆艺术学校的一名美术老师,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11月初,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赖莉希望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小区志愿服务。当她把想法告诉小女儿后,懂事的小女儿竖起了稚嫩的大拇指。有了女儿的支持,赖莉报名参加了九龙坡区慈善会和志愿者大队组织的“守望相助 战疫有我”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
赖莉和志愿者们的工作,就是自由左岸和大鼎第一时间A区两个小区里,两栋800多住户的快递和物资转运。快递员将住户在网上下单的物资送到小区大门后,赖莉和志愿者们会根据相关信息,按各自负责楼栋将物资转送到各单元门口,对接确认,再转交到住户手里。
“小区很大,需转送的物资较多。但当我们跑完这最后‘一百米’,让小区居民安心,就是我们对疫情防控所做的最大助力。”赖莉笑着说。 (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