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2年12月0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乡村振兴公益宣传 打开洞坪村的“幸福密码” 打开洞坪村的“幸福密码” 打开洞坪村的“幸福密码” 打开洞坪村的“幸福密码”(配图) 打开洞坪村的“幸福密码”(配图) 打开洞坪村的“幸福密码”(配图) 打开洞坪村的“幸福密码”(配图) 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人居环境改造提升的几点思考

版面翻页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乡村振兴公益宣传
04

打开洞坪村的“幸福密码”

□ 本报记者 陈元洪

沿着乡村公路蜿蜒前行,走进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池镇洞坪村,一幢幢农家瓦房错落别致,一片片油茶树遍布山野;晚秋作物已完成收割,村民在田土地里为来年做着准备……眼前的洞坪村,家家有盼头,处处有活力,年年有变化。

去年以来,洞坪村在秀山县政协、秀山县储备粮有限公司、龙池镇党委的支持指导下,在村支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研究制定《龙池镇洞坪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党建引领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将洞坪村打造成为三产融合发展的示范、人居环境改善的示范、乡村治理的示范。如今,一条产业兴、环境美、治理有实效的乡村振兴路径在洞坪村逐渐清晰。

产业兴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大家看,这棵油茶树的叶子有些卷了,这是一定程度的‘受旱’”“要把过于茂密的枝条修剪掉,如果发现有病虫害的枝条也要及时修剪”……11月4日,在洞坪村400亩油茶高产示范片种植基地内,重庆渝林油茶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专家唐祥正在对工人们进行油茶树苗病虫害防治及抗旱保苗相关知识的培训。不久前,该县林业局油茶科科长吴念等也来到这个基地,对工人们进行了指导。

油茶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移栽、管护、采收等环节都需要人工,用工需求量大。在基地里,每天约有20名当地村民就近务工。从洞坪村开始油茶高产示范片种植以来,这样的培训指导已经成为常态。“专家们讲的确实有用,而且简单、易懂。”村民刘凡云说。

加快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洞坪村距龙池镇政府5公里,幅员面积1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24.3亩,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类型为黄壤土。综合各方情况,洞坪村决定因地制宜发展油茶产业。

“今年我们村以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从村民那里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流转大概40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油茶树,未来这400亩油茶树果实满枝头的时候,必将为地方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洞坪村驻村第一书记谢勇介绍,“油茶是一种常绿植物,栽种油茶还能够保护生态,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造福子孙后代。”

“村上发展产业,我们既可以就地务工,还能照顾家庭,一举两得。”村民李传祥坦言,他把自家的2亩地租了出去,这样每年除了基地务工收入约1万元外,还能收租金400元。

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该村把发展壮大油茶等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除了因地制宜发展油茶外,还发展了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同时,根据时节,发展大豆、高粱、水稻、水果等应季产业,通过长短结合方式,进一步促进群众增产增收。目前,该村累计发展油茶700余亩、中药材360余亩、大豆300余亩、高梁300余亩、水稻100余亩、水果300余亩,覆盖了全村7个村民小组1171户3618人,为群众增收150万余元。

此外,在秀山县政协的协商协调下, 秀山县新材料产业园已落户洞坪村。为切实抓实帮扶工作,县政协主席任强每月到村里调研,现场研究解决问题,已累计为该村解决10个项目共计资金约277万元。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我村按照三年行动计划,巩固主导产业,发展应季产业,乡村振兴推进步伐不断加快。”洞坪村党支部书记王仕珍表示。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特色产业是核心,品牌化建设是基底。今年以来,洞坪村已通过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品牌商标“洞坪”、“菜小伴”,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经过反复对接、洽谈,“洞坪香米”、“菜小伴菜籽油”进入秀山大华超市、佳慧超市、隆福超市、东东副食等商超销售,并成功进入电商云智科贸、村头等多家平台公司进行线上销售。

环境美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今年7月,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第二批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的公示》中,龙池镇洞坪村榜上有名。

走进洞坪村坪上组泡木寨,院落错落有致,道路宽敞整洁。闲暇时,三五村民散坐于寨前池塘边垂钓,俨然一幅美美与共、秀美靓丽的乡村画卷。这如诗如画的美景背后,凝聚着洞坪村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扮靓村庄,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和干劲。

据了解,今年,洞坪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坪上组开展试点,通过点缀墙画、新建木栅栏、清理沟渠池塘垃圾、道路两旁种植花草等一系列措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打造美丽和谐宜居村庄。

“别小看这些手绘、花草、木栅栏,恰到好处的点缀能带来别样的效果。”坪上组村民付文利笑着说,“村里改造得不错,咱们房前屋后都栽种了鲜花和绿植,环境美了,心情也更好了。”

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更多的是做人的工作。

“我现在除了在村里的产业基地干活,每天还要在省道S526等路段开展垃圾清理,遇到乱扔垃圾的情况我都要及时劝诫。”村民吴玉芝说,别看是监督别人,自己的一些习惯也在自然而然地发生改变。

“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县政协二级巡视员、洞坪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李传宏告诉记者,全村以申报全县垃圾分类示范村为契机,采取“专职保洁员每天清理与动员村组干部定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的模式,在全村建立起村级道路、房前屋后、卫生死角专人负责制。

不仅如此,洞坪村按龙池镇统一安排,通过开展最美庭院评比、推行积分制等活动,切实将“最美庭院”创建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结合,多措并举,外筑美丽“大家”,内塑美丽“小家”,大幅度改善村居人居环境。

今年洞坪村李家瑞家刚刚获评秀山县“最美庭院”称号,在他的家中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恬静怡人的画面:院门旁鲜花争艳,院内绿树成荫、地面整洁,屋内农具有序摆放,菜园种着莴笋、豇豆,足不出户就能尝着绿色蔬菜……

“以前,我们也懒得收拾,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也要追求更好的、有品位的精神生活,把家里打扮得像花园一样。现在家家户户都争当最美庭院户呢!”李家瑞说道。

人居环境整治也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目前,龙池到石堤、龙池到涌洞等道路均从洞坪村穿境而过,已建成标准道路10公里,村内各组之间有两条以上通道,形成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基本实现道路畅通;整治山坪塘5口、蓄水池16个、水渠3000米、高标准农田400亩,能灌能排;建成110千伏输变电站1座;光纤网络已安装到户。

基于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洞坪村结合婆婆山及周边山脉等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认真谋划储备包装一批文旅项目。目前,村域内已建成黑洞河漂流等旅游景点。下一步,该村还将充分挖掘当地特色,适时发展休闲避暑和康养产业,力争把洞坪村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

党建引领 抓住乡村振兴“牛鼻子”

10月底,现年68岁的党员邓遂林正和其他党员一起,在村委会会议室里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报告中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相关论述,让邓遂林很有感触,这也让他回忆起去年参加省道S526线改建工程项目龙池镇洞坪段现场的经历。

“前方工程车辆正运送土方,师傅请你稍微等下,很快就可以通行了。”去年6月,邓遂林在统一安排部署下,成为省道S526线改建工程项目龙池镇洞坪段施工现场的一名“特别”工作人员。特别的地方在于,他不参与施工,而是作为洞坪村协调员,佩戴着党徽,负责指挥现场车辆通行。

这是洞坪村立足基层实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党建引领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持续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过程中提供坚强组织保证。通过抓党建,该村党员干部凝聚力增强,村上发展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村容村貌一天天变美,群众内生动力逐渐凸显。

村民刘祚祥曾是该村一名建卡贫困户。在党员干部思想引导和精准帮扶下,刘祚祥住进新房,并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发展了中药材、果蔬等产业,各项收入每年能达到2万余元,日子一天天变好。

“村上党员干部开展工作有态度,我们从事生产有信心。”刘祚祥表示,村上发展一天一个样,他想动员其长年在外务工的儿子返乡创业,让一家人生活再上新台阶。

“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抓实基层党建就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王仕珍说。

在持续抓思想铸魂提升凝聚力方面,洞坪村党支部及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等,充分发挥思想建设引领作用,以思想“破冰”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在树立乡村文明新气象方面,洞坪村充分挖掘本村丰富的人文、人力资源,通过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吸引本土英才回乡创业、汇聚社会各界人士支持等教化乡民、重塑乡风。不仅如此,以县政协帮扶为契机,编制《洞坪村文化振兴实施方案》,搭建乡村舞台,开展农家书屋“读书达人”评比、“婆婆山”乡间运动会、农民丰收文艺晚会等活动,活跃乡村氛围。

在抓组织固本提升引领力方面,洞坪村在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编制《洞坪村组织振兴实施方案》,进一步凝聚乡村振兴的整体合力。同时,在县政协的支持下,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并每季度定期到洞坪村培训干部,传授工作经验方法。

下一步,洞坪村将在建设组织体系、建好党员队伍、建强集体经济、建优治理机制等多方面进一步发力,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