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宣讲筑牢大学生法律底线
□ 本报记者 陈元洪
12月4日,市政协委员、市关工委法治宣教团成员、九三学社巴南区工委主委、巴南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刘秀荣早早就走进了巴南区人民法院视频会议室。在这里,她完成了与重庆财经学院2000余名师生的一个“约定”——开展一场宪法普法宣传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校园活动。
宣讲中,刘秀荣以大学生的法律风险防范为题,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讲述了宪法的发展历史、法律地位及与公民的密切关系。
“校园多发、易发的考试舞弊、校园欺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都是违反宪法的具体违法犯罪行为。”刘秀荣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法律知识普及,并从校园考试舞弊、欺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定性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违法犯罪活动的法律后果和违法成本,告诫学生们要切实增强法律意识,严守法律底线,杜绝金钱诱惑,做好知识储备和思想道德建设。
“讲座结合身边的案例展开,浅显易懂,很有警示意义。”听完宣讲后,大学生们在直播间里纷纷点赞。
“引导大家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是我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刘秀荣说,普法宣传工作虽然任重道远,但党的二十大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普法的决心、信心更足了。
重庆财经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讲座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营造了大学生群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