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津区夏坝镇綦河畔,程氏祠堂遗址侧边土坎上立有一座石碑。石碑上的文字有些模糊:国立第二华侨中学旧址。薛汕题,一九九六年春。
薛汕就是著名文化学者黄谷隆先生,读大学时参加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后到全国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宣传部工作,抗战期间到此任国立第二华侨中学初中部主任。解放后他曾任北京图书馆馆长、北大教授、通俗小说研究会会长等,出版了许多文学专著。
据碑文记载,抗日战争时期,教育部和侨务委员会于1941年5月建立第二华侨中学,主要招收侨生和港澳学生,并少量招收战区和当地学生,校本部及高中部设在小鱼梁的程家祠,初中部设在五福乡墟旁的洋房子。在抗战艰困中,校友之间患难与共、互助互勉,凝结成热爱祖国的侨中精神。当祖国危亡之际,许多学生投笔从戎,有些学生在保卫祖国、抗击日军中为国捐躯。侨二中办学5年,学生逾千人。抗战胜利后,不少校友成为学者、专家、教授。1946年,学校迁至海南省海口市,更为海南华侨中学,迄今已培育2万余人。
碑文提到的“小鱼梁程家祠”现只存遗址。程氏族谱载:程氏祠堂建于1647年,祠堂三面环山,在翠竹绿树的掩映下,环境优雅。祠堂是一楼一底的四合大院,祠堂两侧为拖厢,前有戏台,左右为看楼和书楼,中间是大天井。外墙高一丈有余,墙中央是一道唯可进出的大门。祠堂高大宽敞,坚实牢固。
抗战期间重庆聚集大量的回国求学侨生和港澳学生,为了满足他们的求学需求,1941年5月,王德玺等人被批准筹建侨中。他们寻址到重庆近郊的綦河五福场,曾办过学的邹亚麟、程氏祠祠长程兴昌等开明人士主动建议用附近程氏祠和钟家洋楼办学。乡长程文鼎热心教育事业,同意把程家祠连同大片土地无偿用于办学,于是王德玺就将此选定为校址。1941年8月学校成立,9月中旬开始招生。1942年3月底学校被命名为“国立第二华侨中学”。
学校开办之初学生较少。学校后来赴广西、贵州等地招生,学生逐渐增加。1943年有教职员65人,学生430多人,其中360多人是来自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菲律宾、美国、加拿大、秘鲁、日本的侨生和港澳学生。后来学校又扩大招生范围,当地学生不分姓氏经考试合格者均可入学。学校青年老师黄谷隆是一名地下党员,他和教师们一起鼓励学生努力读书,将来为国家出力。尽管当时生活十分困难,但学生们都刻苦学习,每天天刚亮,綦河畔的小山村就能听到校园里传出的琅琅书声。
侨中为这个闭塞的山乡带来了勃勃生气。师生多来自海外,他们思想活跃,学校每年都要开展体育运动会,搭台开展文艺演出、宣传抗日救国。学校有篮球队、足球队、棒球队、拳击队、游泳队等,还有“海韵”歌咏队、“綦江合唱团”,学生自己排演戏剧,演出过《雷雨》《流亡三部曲》等剧目。
重庆地下党青年工作领导小组长、《新华日报》“青年生活”编辑刘光和以饭店经理身份为掩护的党员梁文,一直和教师党员黄谷隆、学生黄秋等保持联系,领导学运工作。他们团结师生,传播革命思想,传阅《整风文献》《新华日报》等书刊。学校成立“新文学研究会”,用公开和秘密的方式开展斗争。程氏祠后面有棵大树,他们用泡菜罐子装进步书报藏在树洞里。大树后还有个隐蔽的岩洞,党员和进步学生经常在那里阅读书报,开展党小组活动。在进步思想的感召下,一些学生毕业后走上了抗日前线。
一座石碑镌刻不完所有的故事,但侨二中却永远镌刻于人们的心中不能忘却。
“国立第二华侨中学旧址”碑
国立第二华侨中学学生在校园程氏祠外
(邹弘仁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