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人力社保局)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关切”,推动就业与产业良性互动、第一资源与第一要务紧密结合、民生温度与发展速度同频共振,全市人力社保事业在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服务发展大局的新征程中阔步前行。
扛牢责任服务大局
围绕“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作为。
顶住疫情反复和经济下行压力,推出首批79项“降缓返补扶”政策包,市区联动开展“助企纾困·人社在行动”宣讲调研,惠及市场主体11.6万家。全年为1.2万户困难企业阶段性缓缴社保费43亿元,为28.9万户企业降低失业保险费30亿元,“免申即享”为15万户企业稳岗返还13亿元,“直补快办”发放社保补贴等政策资金15.7亿元,稳岗500万个;联合41家银行实施“减息让利援企稳岗”行动,为近7000家企业减息让利2.7亿元,稳岗23.6万人;协助智能终端产业招工27.8万人,用工保障率100%,实现就业与产业良性互动。
统筹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和迎接世行新一轮评估,新推出人社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措施50条;发布外籍“高精尖缺”人才地方认定标准;制定境外人才参加专技类职业资格考试目录40项并全域实施,发布首批87项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数量居全国前列。
深化川渝人社合作,部省市三方战略合作协议高位引领,“川渝通办”及“五件大事”“十件实事”“六项举措”等接续实施,累计上线川渝人社“跨省通办”三批服务40项,全年两地互办业务48万件,共享共用成渝地区近4万名专家资源,建成全国首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按需组建98个团队847名专家服务基层,创造经济价值13.3亿元,加速经济圈与人才圈、民生圈的互促共进。聚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深化23条人社举措,“一区”为“两群”提供就业岗位6.2万个,培训文旅、非遗等人才9.1万人次。深化鲁渝劳务协作,帮扶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3.2万人,是2021年的近4倍。
改革创新促进就业
围绕“就业优先战略”,全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022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0.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7.8%;前11月平均调查失业率5.4%,低于控制目标0.1个百分点,优于全国水平(5.6%),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深化“一库四联盟”就业服务机制改革,搭建“人力资源信息库”和就业服务、创业、培训、人力资本“四联盟”,动态集成全市2100余万劳动力就业需求及100余万户企业用人需求,培育劳务经纪人、就业导师、职业指导师等2.6万名,建成零工市场(驿站)72个,提供政策咨询、招聘服务、职业指导等服务537万人次。
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94亿元,扶持创业3万人,带动就业10万人;累计培育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91家,孵化市场主体2万余户;917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8万人次参与工程建设,发放劳务报酬2.8亿元;以“渝创渝新”品牌为引领,举办创业创新大赛,选拔优质创业项目参加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获奖数量全国排名第四,直辖市第一;与百度、华为等头部企业签约落地数字技能人才开发项目152个、投资7.36亿元;按需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8.5万人次,重点群体占比达56.8%,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对接率81%,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面对应届高校毕业生总量、增量均创新高的严峻形势,扩大事业单位招聘、企业吸纳等八个就业渠道,持续开展“百万大学生筑梦行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等活动;筹集政策性和市场化岗位超100万个,同比增加56%。27.7万重庆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7.6%,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一生一档、一人一策”结对帮扶脱贫家庭等困难毕业生,有就业意愿的6489名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0%。
坚持外出务工、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并举,全市793.7万名农民工转移就业,市内就业占比增至64.7%。实施劳务品牌培育提升行动,“云阳面工”“巴渝大嫂”获评全国最受关注的十大劳务品牌,“大足雕客”入选全国“千行百品就业行”劳务品牌大型媒体推介活动首批5个重点推介品牌之一。出台“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13条”,促进79.9万名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同比增长2.8%。
纵深推进社会保障
围绕“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力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全市城乡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2572万人、614万人、752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4%、100%和105%,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7%,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结构从42:58优化为56:44。全市8047名基层快递网点从业人员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参保率达93%。8385个工程建设项目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参保率达99.3%。
首批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覆盖7家试点平台企业22.5万人;作为先行城市在我市全域开展个人养老金试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平稳上线。
全年全市社保基金总收入1839亿元,总支出1640亿元;累计结余1768亿元,同比增加199亿元。职业年金累计划拨投资504亿元,实现收益36.7亿元。全年无感认证社保待遇资格717.5万人,大数据认证比例达92.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0%。
多措并举引育人才
围绕“人才引领驱动”,全力造就规模更大素质更优的人才队伍。
完善“塔尖”“塔基”人才政策,深化“博士后黄金18条”;聚焦重点产业和33条产业链,创新建立“四库一中心”人才图谱和“七彩”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编制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线上线下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系列活动;创新发布人才流动综合指数、青年人才发展指数,建立引人用才“晴雨表”。全年引进人才6.3万人、同比增长6.8%;新招博士后1066人、同比增长5%,出站留渝率88%,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研究占比达89%,在全国领先;全市专技人才218万人,高、中级职称占比达50%;全市技能人才503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增至31.4%、西部领先。
实施卓越工程师集聚行动,开展育苗、启航、赋能、攀登、海聚、传承6个专项引育,启动全国首个卓越工程师大赛;千名高层次科研人员顶岗锻炼首批交流203名。建设全国首家国家级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打造“1+10+N”数字经济人才市场体系,建成北碚、巴南、永川、两江新区4个分市场;建设全国首个“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探索建立1个高技能人才国际合作先导区、2个“巴蜀工匠”协同培养融合区、4个“巴渝工匠”创新发展集聚区,全市数字技能人才达到66万人。实施“满天星”行动计划,引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急需紧缺人才5000人,培养软件领域专技人才6320人;培养市内外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夺得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2块金牌,实现历史突破。
在全国率先实施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改革,惠及6000余家涉改单位1.6万人。增设大数据智能化、绿色低碳等10个职称专业和数字技术、技术经纪等新兴人才评价标准。全面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创新建立“2+2”薪酬结构,加大对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激励,实现制度扩容赋能。
擦亮重庆英才服务品牌,拓展“英才渝快办”,联合22个市级部门建设重庆英才服务港,建成4个英才服务示范港,人才服务事项增至69项,累计发放英才服务卡1.25万张,发布英才服务热力图,全年提供“一站式”服务26.3万人次、同比增长1.1倍,服务好评率达99.7%。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全面完成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任务,形成5项经验,被中组部选编为地方改革创新实践典型教学案例;推进5项专项改革,建设3个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打造全国首个和谐劳动关系示范镇;培育各级和谐劳动关系企业6320户,建成劳动关系示范点2080个,42户企业和6个园区被评为全国模范企业(园区);推荐获评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14户、示范园区2个,位列西部第一。
出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配套文件,形成“1+1+3+N”新就业形态政策体系;对30余户重点平台企业开展用工指导,涉及劳动者30万人。
全年处置农民工欠薪案件1061件、涉及1.19万人、涉及金额1.57亿元,分别同比下降40%、39%、38.8%,对全市3748个在建建设项目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处置欠薪隐患项目。
提质增效便民服务
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力推进惠民之事、利民之举。
我市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3590万,累计签发电子社保卡1593万张,全市建成社保卡服务网点1593个;在全国首批开展“一卡通”应用试点,交通出行、惠民惠农等5项试点稳步推进。推动实现10项“一件事”打包办、206项高频事项网上办、143项一窗办、100项全域通办。建设城市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15+5”人社便民服务圈,推动人社服务事项“就近办”“均等化”。建立线上线下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2022年底好评率达99.99%。
提速打造“智慧人社”数字服务平台,创设人社西部数据实验室,组建汇人大数据公司,着力构建多渠道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智能化服务体系以及高效协同的数字管理体系,着力构建数网、数治、数脑、数营、数盾5大支撑体系,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
下一步,全市人力社保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以人社数字化变革为引领,通过数字资源整合深化业务协同、强化数字运用重塑经办服务,扎实推进就在山城、渝创渝新、巴渝工匠、千亿跃升、渝你同行五大工程,深化社保扩面提质、基金管理提升、创新人才引进三大专项行动,打造“智慧人社”、人社西部数据实验室、“一库四联盟”等数据平台,拓展“15+5”人社便民服务圈,切实提升数智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让人民群众对更加幸福美好生活有实实在在的新感受。
(顺然/文 市人力社保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