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3年01月13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奋进新征程  建设新重庆  展现新作为——2023重庆两会特刊 潼南区卫生健康委:医改激发内生动力  百姓惠享“健康红利”

版面翻页
奋进新征程 建设新重庆 展现新作为——2023重庆两会特刊
21

潼南区卫生健康委:医改激发内生动力 百姓惠享“健康红利”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再次作出系列重要部署。如何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潼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潼南区卫生健康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国家和重庆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要求,不断深化紧密型医共体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探索医防融合新路径,让“健康红利”源源不断惠及更多百姓。

深化紧密型医共体改革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是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是解决当前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一种新模式。如何更好发挥优质资源效能,优化资源配置,破解统筹管理中的难点和堵点,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内容。”潼南区卫生健康委负责人介绍,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2022年,该委牵头对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医共体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同时考察学习周边区县医共体建设工作。在充分调研和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基础上,潼南区出台了《重庆市潼南区优化完善紧密型医共体改革工作方案》,修订了医共体“三通”管理办法,增强了行业统筹能力,将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纵向联合、横向利益联动推向深入。

“远程会诊真的太好了,直接在镇上就能找区级专家看病,而且医疗开销也不高!”日前,潼南区新胜镇年近70岁的郑大爷到该镇卫生院就诊,他通过医共体远程会诊系统享受到了区级专家的会诊服务,避免了转诊奔波,且治疗费用没有增加,仍享受基层医疗的报销比例。

郑大爷是潼南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共体建设的受益者之一。潼南区卫生健康委负责人介绍,该区医共体牵头医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医共体内实施医疗技术、医生、病人等“8个通”,推进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患者在当地乡镇就可得到区级专家的诊治和优质的医疗服务。通过“医通”建设,变“病人跑为专家跑”,构建起有序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基层首诊。2022年,该区牵头医院扶持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6项,区域远程影像中心、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开展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远程心电等1000余人次,下派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300余人次、区聘镇用19人、支医18人,医共体上下转诊1400余人次。

“看病检查不用再到区级医院,我们镇卫生院也有DR机了。”潼南区龙形镇的徐大爷同样对医共体改革成效赞不绝口。

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潼南区以财务统一管理和医保总额付费为支撑点促进“财通”,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建立双“资金池”,激活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造血功能。

受益于“财通”中的基层医疗卫生发展“资金池”和技术服务协作“资金池”,基层卫生院在设施设备配置、医院就医环境改善、学科发展等方面都发生较大变化。该区按照“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出资一点,区政府补助一点”的原则,截至目前,双“资金池”共筹集资金4000余万元,累计使用2500余万元,已为玉溪、五桂等卫生院配置多导联心电图分析系统、DR等设备。同时,该区还帮助塘坝中心卫生院建设了血液透析室,由潼南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专家负责对有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指导。目前塘坝中心卫生院能常规开展血液透析、高通量透析、血液滤过等服务项目,年服务量达6000余人次。

近年来,潼南区扎实推进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持续深化“医通、人通、财通”改革,不断优化完善改革举措,有力推动医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年,该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效率居渝西片区第二名;2022年7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召开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工作调度会,潼南区就相关改革经验作了交流发言。

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从改革前全区仅有6个市级重点(特色)专科、6个区级临床重点专科,发展至今,已有国家中医特色专科1个、市级重点(特色)专科和区级重点专科30个。”潼南区卫生健康委负责人介绍,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是公立医院的立院之本、强院之基。

2022年出台的《潼南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规划了未来5年公立医院的发展蓝图,该区将推动实现2家区级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和打造2家高质量专科医院,在胸痛、创伤等六大救治中心和市级及以上重点(特色)专科建设上力争取得较大成效。

目前,该区正持续推进三级医院创建,逐步提升医疗核心能力。

近日,潼南区人民医院静疗小组专科护士与肿瘤科医疗团队共同协作,成功开展首例腔内心电图定位上臂输液港植入术,为患者构建了畅通的“隐形生命线”,有效地保障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护理质量。这一技术的提升,得益于该院不断深耕细作、开拓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如今,该院已有重庆市重点专科、潼南区重点专科16个,其中,肝胆胰甲乳外科居行业领先水平。此外,该院胸外科独立开展经剑突下路径纵隔肿瘤切除术、3D技术引导下的肺段亚段切除技术等10余项。与此同时,潼南区中医院推动心梗溶栓配合中药胸痹溶栓合剂、法华林或新型抗凝药配合中药房颤合剂治疗等41项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据潼南区卫生健康委负责人介绍,该区通过加强公立医院重点专科建设,2022年已成功推动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区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创建为市级重点专科,区中医院针灸科、骨伤科启动创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区中医院肺病科、脑病科、脾胃病科积极申报创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除此之外,为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就医需求,潼南区卫生健康委还推动区人民医院肿瘤科、区中医院营养科和区妇幼保健院不孕不育专科等5个新科开诊。

“医者仁心 医术精湛”,这是前不久,潼南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王淑收到的一位宝妈和家属送来的锦旗。王淑是潼南区引进的首位妇产科正高级专家,她从河南来到潼南后,凭借20多年的从医经验,带领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全体医护人员不断在疑难病例诊疗、危重孕产妇救治、难产等方面攻坚克难,逐步开展了急诊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治疗、臀位外倒转术、第四次和第五次剖宫产术等多项复杂且难度系数大的手术,成功帮助40余例高危孕产妇平安分娩。

潼南区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区蹄疾步稳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人才引进力度,依托“英才潼行”工程,实施“313”人才工程,“以才引才”“柔性引才”,打好人才引育“组合拳”,通过外引紧缺型高层次人才、内培医院内部人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目前已引进“双高”人才200余名,3人入选重庆市区县头雁人才。2022年,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落户潼南区人民医院,这标志着区级医院科研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在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潼南区除了大力推进内涵式发展,也同样注重外在提升,逐步改善医院的硬件环境。

“我们医院‘电子胶片’功能今天正式上线,您不用再排队取片,通过医院公众号或扫描报告单上二维码就能查阅了。”2022年10月11日,潼南区人民医院新院区门诊大楼内,一站式服务中心护士马静正微笑着接待前来问询的患者。去年8月,该医院“三甲”一期工程新院区启用,全新门急诊医技大楼、感染病区以及住院大楼为群众带来了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的就医新体验。

如今,潼南群众不仅能享受到“电子胶片”“智慧药房”“线上诊疗”等智能化、智慧化服务,还能切实感受到线下就诊环境的改善。区妇幼保健院二期建设项目完成土建工程并启动内部装修工程、精卫中心二期新建项目完成装饰工程、别口镇卫生院完成装修改造工程,柏梓中心卫生院、古溪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为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这些“健康红利”正不断惠及潼南广大群众。

探索医防融合新路径

展现传统中医药文化当代传承的舞蹈《太极魂》、流传最广的健身气功八段锦、潼南区级“非遗”水泛丸现场制作演示……2022年7月1日,潼南区江北小广场人头攒动,一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活动吸引了大批群众参与体验。

此次由潼南区卫生健康委主办、区中医院和区中医药学会承办的中医药学文化主题宣传活动,是该区积极普及健康知识,推进医防融合的一个缩影。

2022年,该区卫生健康委为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在开展系列线下宣传活动基础上,还创新打造了“健康面对面”系列视频,遴选60名人员组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专家库,录制居民常见慢性病、院前急救、妇女儿童保健和中医养身等领域健康知识科普视频,联合潼南区融媒体中心将本年度录制的8期健康科普视频在当地主流媒体进行广泛播放与宣传;制作健康宣传栏模板1000余块,定期更换健康教育科普宣传内容,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进家庭、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2000余场次,惠及全区8.5万余人。

此外,在推进医防融合发展中,潼南区还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迎接国家卫生区复审和创建国家卫生镇、市级卫生镇为抓手,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月”“美丽潼城 健康同行”等宣传活动,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通过聘请三方公司定期评估、联合部门督查和建立专家库定期指导、暗访等形式,着力巩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共建成国家卫生镇1个、市级卫生镇9个。为推动广大群众更好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该区还启动健康城市和无烟党政机关建设,开展健康镇、健康社区、健康村、健康企业、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发挥党政机关引领带头作用。2022年,申报建设国家级健康学校1所,打造健康社区2个、健康村2个、健康家庭20个;成功创建市级无烟党政机关示范单位10个、区级无烟党政机关89个,全区无烟党政机关覆盖率达到100%。

为守护群众健康,一年来,潼南区卫生健康委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领导下,该委统筹调度全系统医务人员、医疗物资、设施设备等医疗资源,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与此同时,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优化完善防控措施二十条、“新十条”和“乙类乙管”等组织开展分级分类培训,联合“潼南发布”等新媒体发布疫情防控政策和科普信息等500余条次,制作发放宣传折页、手册等资料7类10万余份,确保疫情防控政策、个人防护知识等宣传到位。潼南区卫生健康委还持续加强新冠疫苗接种,落实台账管理,启用流动接种车轮流到镇街开展接种工作。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55.26万剂次,符合加强接种条件的加强接种率达92.35%。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潼南区卫生健康系统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致力于保障患者就医需求,全力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区卫生健康委积极争取投入3000余万元紧急协调购置呼吸机等医疗设备,指导新建发热诊室30余个并落实24小时开诊制度,设置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配置重症床位87个,统筹调配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品满足20天常用储备量。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灵活调配院内医疗资源,打通科室、病房和人员物资界限,全力收治重症患者,牢牢守住群众生命保障底线;区妇幼保健院新增发热门诊,设置独立孕产妇发热诊室、医护团队24小时待命,全力保障妇女儿童就医需求和生命健康安全;23个基层卫生院和民营医院及时收治发热患者,识别早期重症患者并逐级转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潼南区卫生健康委 文/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