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绘就“全域旅游”新画卷
皑皑白雪中,吊锅火锅、巫溪烤鱼等美食相伴,是否令人心旷神怡?
2022年12月29日,“云上山海 奇景红池”巫溪红池坝第二届冰雪节启动,通过直播镜头带网友体验冰雪运动乐趣,穿插其中的“火锅中国·麻辣万里”活动则是让游客们享受到冰上火锅和巫溪烤鱼的独特魅力。
初步形成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培育形成绿色产业、生态经济为支撑的文旅可持续发展态势,努力建成长江三峡旅游新高地……
自然资源富集,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天地有灵气”在巫溪显露无疑。绘文旅蓝图、书发展新篇,近年来,在当地文旅委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一幅“全域旅游”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升腾满满“烟火气”
位于渝陕鄂三省市交界处的巫溪,以“天下第一溪”大宁河为轴线,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和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东西两翼,巫溪县域旅游资源如雄鹰展翅,构成“一轴两翼”的景区分布格局。
海拔1800米至2630米的巫溪红池坝景区,更是有着“南国第一雪原”“南方第一高山草场”等诸多美誉。
前段时间,受天气影响,国家4A级景区红池坝迎来降雪。雪后的红池坝银装素裹,云雾缭绕,宛如晶莹剔透般的童话世界。在景区滑雪场,前来赏雪、戏雪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全年积雪时间长达120余天的红池坝,积雪厚度近1米,是理想的天然滑雪场。现有30余条不同等级赛道,可以体验单双板、雪圈、雪地悠波球等项目。
美景自然要美食相衬。2022年12月29日,滑雪场一旁的空地上,一场热辣盛宴准备就绪。由木棒合围搭成的支架下,吊起一口吊锅,锅里是萝卜和羊肉一起炖煮的汤底。锅下的柴火燃起来后,锅里开始“咕噜噜”冒出热气。
很快,带着热汤的香气向四面八方散开,吸引着游客上前大快朵颐。
“和大家熟悉的麻辣火锅不同,这是红池坝的传统火锅,萝卜和羊肉都产自高山,吃的就是一种原汁原味。”红池坝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汤尧介绍道。
馋涎欲滴的游客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碗筷,纷纷表示,在雪地里吃火锅,还是毕生第一次。
活动现场,沸腾的火锅汤底、大家吃火锅的热闹场面与四周白雪皑皑的风景形成鲜明对比。“冰火两重天,越吃越爽。欢迎大家都来巫溪红池坝滑雪吃火锅。”汤尧通过直播向海内外网友发出请帖。
在巫溪文旅委的组织下,热火朝天的冰雪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亲身体验。
其间,作为东道主的巫溪,特地推出雪中吃烤鱼、冰雪冬令营、雪原摄影摄像大赛、雪中汉服秀、雪地美食盛宴等一系列冰雪趣味活动,用升腾的满满“烟火气”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节庆、赛事活动开展如火如荼,而这,只是近年来巫溪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正是在一代代巫溪人的奋力拼搏下,迄今为止,巫溪拥有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是重庆、三峡地区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县。
“巫溪天地有灵气”
天地灵气,逍遥巫溪。“巫溪天地有灵气”,作为全新的旅游口号便是对其最好的诠释。
因城北10公里的宁厂古镇拥有长达5600余年的制盐史,巫溪古称“上古盐都”,曾孕育出盛极一时的巫盐文化,创造了“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辉煌,文化底蕴厚重。
2022年9月28日晚,2022年重庆秋季旅游启动仪式暨第四届中国(重庆·巫溪)巫咸文化旅游季在巫溪红池坝景区拉开帷幕。
大眼水灵、气质仙灵、头脑灵光、感知灵敏、内心灵通、古灵精怪……开幕式现场,作为巫溪最新发布的文旅动漫IP形象,长着长长鹿角的“灵兮”,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人眼球。
“灵兮”的设计背景是巫溪代表性的白鹿引泉故事。相传,巫溪宝源山下的盐泉便是在白鹿带领下被当地人发现。
以最具灵性认知的白鹿为形,“灵兮”面部眉毛、腮红、鼻子以及长长的睫毛都是与鹿极为相似。灵兮头上的鹿角大有来头,从外形上看,两个交叉的鹿角像“W”,与巫溪的LOGO同形。
此外,“灵兮”的额头还有一个白点,代表着巫溪的盐晶体。
不仅如此,“灵兮”所穿服饰的图案为祥云,并应用巫溪特色的嫁花表现。巫溪嫁花是刺绣的一种针法,属于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并入选了第五批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
除了本尊,“灵兮”还有书童、医者、舞者、巫师、乐者5种变装形态,不仅有着俏皮的模样,每一个形态都有不同的寓意。
“全县旅游资源单体共497处,其中五级旅游资源6处,四级旅游资源14处,三级旅游资源27处,二级169处,一级281处。”巫溪文旅委党组书记、主任段家宁对当地的旅游资源如数家珍。
除了闻名遐迩的红池坝景区和宁厂古镇,巫溪境内还有大宁古城、兰英大峡谷、阴条岭、汉风神谷、灵巫洞、云台寺、大官山、妙峡等数不胜数的景点。
兰英大峡谷最深处2500余米,被誉为“重庆第一深谷”。有着“重庆第一高峰”之称的国家自然保护区阴条岭,野生动植物种类达3595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00多种,又称“天然物种基因库”。
美食引来“八方客”
巫溪古称“巴夔户牖、秦楚咽喉”,誉为“巫咸古国、上古盐都”,曾诞育悠古璀璨的盐巫文化。其间,美食文化也传承并发扬光大开来。
2022年12月28日,第五届中国·巫溪烤鱼节在国际烤鱼之乡开幕。活动发布了“中国烤鱼·源味巫溪”及“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巫溪烤鱼技艺’操作规范”,为“十佳烤鱼大师”颁发荣誉证书。
同时,烤鱼节中还进行了烤鱼非遗技艺展演及品鉴活动。
巫溪烤鱼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由大宁河上的船工发明。其间经过不断开发创新,将咸、甜、麻辣、酸五味融合的同时,形成了油盐适中、风味独到的当地特色美食。
历经千年传承和发展演化,目前,巫溪已开发出麻辣、香辣、葱香等数十种不同口味的烤鱼菜品,满足了现代人愈发挑剔的口味与营养需求。
巫溪全县现有各式烤鱼门店230余家,以大宁古城漫滩路集聚区为主,县内年售烤鱼10万余条、产值1500余万元。
通过保留核心制作工艺,不断开发创新,形成了巫溪烤鱼不腥不骚、不焦不糊、不干不柴、油盐适中、风味传统和外焦里嫩、口感醇厚、香气馥郁、营养全面、养生滋补、风味天然的美味,巫溪烤鱼技艺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有闻名遐迩的烤鱼,巫溪境内盛产的洋芋、腊肉、老鹰茶、牛肉干等美食引来八方客人垂涎三尺。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定不移把旅游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培育,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迈上新征程,巫溪县正用实际行动交出令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文旅答卷。
(巫溪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