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当好职工“娘家人”
重庆市总工会夯基础展作为强服务
2022年,在市委和全国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重庆市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线,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守正创新、履职尽责、积极作为,推进全市工会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用心用情学 笃信笃行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分别是什么?”近日,在中建五局重庆分公司轨道15号线6标2分部项目建设现场,公司党支部书记吴冬云抛出问题后,几名年轻职工齐声回答出正确答案。
类似的一幕还发生在重庆多个建设项目、生产企业内。尽管市总工会组织开展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网上知识竞赛已经结束,但不少企业“以赛促学、以考促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氛围仍浓。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一线、走进职工心里,2022年11月21日至30日,市总工会面向全市职工举办了网上知识竞赛活动,竞赛累计答题近40万人次,在广大职工中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2022年,市总工会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第一时间组织市总工会机关干部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印发《重庆市总工会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及时细化实化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举措,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等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市总工会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开展宣讲活动27次,在市总工会职工服务网等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和解读160余篇。
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奋进新时代的信心与力量。市总工会深入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深化“四史”和中国工运史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中国梦·劳动美”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100余场次。同时,加强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建设,统筹安排全市职工文体艺系列活动和职工线上运动,创作公益歌曲《有事一起扛》等系列文艺作品;组织开展“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等活动,强化工会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
建功新时代 争做“主力军”
“以前,由于国外技术垄断,我国己二腈产品自主工业化生产完全是空白。如今,我们攻克了10万吨/年己二腈项目。”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技术总工赵风轩说公司建成的首套苯法工艺生产己二腈装置已通过专家鉴定。
华峰化工公司是涪陵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以赵风轩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成为该公司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平台。在该工作室的引领下,多名一线工人成为技术骨干,担负起十几个项目的研发,近年来实现创效近千万元。
产业工人提档升“技”,由“工”变“匠”,华峰化工公司是我市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一个缩影。自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以来,市总工会切实履行职责,成立工作专班,大力实施经济待遇匹配落实、职工创新创造赋能、技能人才评价改革、职业教育提质创优“四大行动”,以难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推动全市“产改”工作形成合力、提质增效、走深走实。目前,市级出台改革政策文件80余项,全市技能人才增至476.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140万人。
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是提高职工素质、推动企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2022年,市总工会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补齐产业链供应链、加强进口替代和安全生产等重大战略、重要领域、重点项目,开展2022年市级重点劳动和技能竞赛12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竞赛7场,动员全市1612家企业、217万余人次职工参与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4974人获评“劳动之星”“技能之星”“创新之星”和“服务之星”,600个项目获得月度“五小活动”展示奖。
供电服务领域的“超级学霸”王皓、公路路面维修的“沥青专家”张烨、完成10余项重难点工程施工技术的米仕鹏……一个个劳模故事激励着每一个追梦人。2022年,市总工会推荐评选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5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个、全国工人先锋号23个;表彰2022年重庆五一劳动奖状95个、奖章188个、先锋号189个;宣传发布2022年“最美产业工人”10名。
做好“守护者” 构建“和谐梦”
2022年盛夏,在江北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内的“全国最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人来人往。800余平方米的站点里,有忙着给手机充电的外卖员、快递小哥,有靠在沙发上小憩的环卫工人,也有排队接水的城管工作人员。快递小哥夏方舟首次走进这里。去年6月才从事快递行业的他,看着站点内的冰箱、微波炉、饮水机、充电设备、影音设备及健身器材等设施,不由伸出大拇指点赞。
当好“娘家人”,做职工群众的“守护者”,市总工会切实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促进职工队伍稳定与社会和谐。
市总工会坚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防范化解风险一体推进,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春风送法律·平安万里行”等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积极推动“法院+工会+人社+司法”四方联动机制建设,开设重庆工会普法云课堂,建立“重庆工会基层普法角”1952个,为1.4万余名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通过法律援助、调解等方式化解各类劳动纠纷1500余件。指导41个区县(开发区)全部规范建立工会劳动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专兼职调解员近300名。
线上线下举行“渝见·会聚良缘”职工婚恋交友活动、送心理健康服务到基层……市总工会还深化职工帮扶服务,做好元旦、春节“两节”慰问,全市各级工会筹集1.05亿元慰问款物,慰问各类职工25万余人次;广泛开展“炎夏送清凉”活动,筹集送清凉慰问金7000余万元,对包括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内的职工集中慰问100万人次;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帮助3000余农民工追讨欠薪5200万余元,开展“丰收节”农民工专项慰问。
在助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市总工会及时出台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全民健身等相关工会经费使用管理的通知》《加大工会经费投入助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具体措施,制定6方面39条具体措施,通过规范经费使用、加大经费投入,为服务经济、服务大局、服务职工贡献工会力量。
“会”聚工力量 建设新重庆
“不花一分钱,就清楚了自己的健康状况。”九龙坡区的网约车驾驶员周叶说,最近,她把体检报告拿给同事看后,大家纷纷到社区咨询如何加入工会。在渝中区工作的环卫工人李桂兰说,社区工会服务站解决了热饭、喝水、歇脚的难题,切身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后,她带着班组8名同事加入了工会。
从“要我入会”到“我要入会”,广大职工纷纷主动加入工会“大家庭”,这得益于市总工会持续深化工会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工会工作体系。
在拓展工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方面,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推进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及加入职工互助保障试点扩面。截至2022年12月31日,今年全市职工互助保障会入会133.32万人、入会金额1.99亿元,理赔4.0899万人次、理赔金额金额11634.85万元,申请救助慰问589人次、金额272.9万元。同时,编印《市总工会服务事项清单》60项,以服务覆盖促进组织覆盖,把包括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内的更广大职工群众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
在强化工会自身建设方面,市总工会启动全市工会系统“区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促进工会系统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下沉,进一步夯实工会基层基础;开展“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保稳定”专项行动,结合全市工会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成立市、区县两级蹲点工作组103个,组织353名工会干部走下基层、走进职工,指导新建基层工会600余个、新发展会员近15万人,深入基层访谈干部职工3500余人次,切实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在推进工会系统党的建设方面,市总工会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政治机关建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印发《市总工会直属机关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争创“四强”党支部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四强”党支部建设打造党建工作品牌;召开直属机关党的建设暨党风廉政工作会、半年分析会,深化拓展“以案四说”“以案四改”,组织集中观看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片,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会”聚工力量,建设新重庆。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部署,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主线,以引领职工群众思想、汇聚建功立业伟力、提升维权服务效能、推动改革纵深发展为重点,以健全制度机制、改进运行方式、加强作风建设为保证,不断深化工会改革建设,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全市职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而团结奋斗。
(市总工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