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加速产业能级提升
通讯员 方莉
“新经济主导性、支柱性作用和地位尚未确立”“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大健康等未形成有效能级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还不够”……2月8日下午,南岸区委书记许洪斌走进该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一联组讨论会场,以“聚焦南岸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题,向委员们问计问策。
产业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中之重。区政协经济委主任刘清华委员发言表示,南岸要从产业发展的整体生态进行结构优化,以战略目标为引领,以产业规划为指导,汇集各方力量,形成产业转型升级的统一大合力,高效精准地聚集发展所需的相关战略性稀缺资源。
“受体制约束,企业稀缺资源的需求总量与上级主管单位针对性配比的资源无法形成高效闭环。”重庆长江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揭京委员补充表示,南岸制造业战略性资源聚合方式需要改变,要迅速成立制造业战略资源调配中心,联通国内外、体制内外各相关资源,对企业精准赋能。
重庆长江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笛委员与重庆福天下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益荣委员认为,南岸部分制造业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为此,他们建议,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提升价值链,通过引进链主企业,开展强链补链固链工作,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聚集。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民建南岸区委会副主委杨柳委员与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葛丰委员提出,以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持续推动企业内外部业务数字化,加快培育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重庆芯讯通无线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李永胜委员认为,可以大项目形式共建共享人才库。“在‘人才经济’的大趋势下,吸引人才只是一个开端,更重要的是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重庆丰海坤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袁鳗凡委员呼吁解决好人才落户、安居、医疗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的问题,帮助优质中小企业引进更多科技创新、经营管理人才,同时鼓励企业科研人员更多更深更广地参与区内科技创新。
“委员们的发言突出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准备充分、操作性强、质量很高,听后很受启发。”许洪斌指出,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梳理研究,充分吸纳借鉴,切实抓好落实。
南岸区政协主席梅泽波表示,区政协要继续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关注产业能级提升问题,切实为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