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产业转型如何走?委员开“妙方”
近日,江津区两会召开。2023年,江津怎么干?该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江津将围绕“五地一城”(科技创新基地、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地、休闲旅游胜地、宜居城市)奋斗目标,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如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不少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把好招商关
“汽车产业是江津区的主导产业之一,2022年共生产新能源整车超2.1万辆,在整车生产总量中占比由2021年的2.6%上升到29%,这为全区产业转型带来了积极影响。”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唐毅委员认为,应抓住当前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推动江津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唐毅建议,统筹全区现有招商力量,以大力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引资为抓手,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精准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招商,大力开展关键核心零部件企业招商,全力培育汽车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引导存量企业在新能源领域扩大再投资。
推动产业能级大幅跃升,需要补链强链。为此,重庆科欣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代模委员提出,要加大链主企业、产业链企业招商引资,既要针对链主企业,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又要制定相关激励措施,鼓励招商人员全力以赴引入链主企业。
打好创新牌
据悉,截至2022年,江津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1587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创新主体不断增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中小企业更需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才能让企业实现良性发展。”重庆霏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必衍委员建议,要完善优惠配套政策,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意识,并健全金融支持体系,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人才要素聚集,构建开放合作格局。
民盟江津区委会专职副主委邓洪英委员呼吁,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狠抓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聚焦“赋能”“增量”“升规”“上市”“提质”五大目标,全力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计划,推进创新平台建设。采取定向择优、定向委托与“揭榜挂帅”“赛马”相结合方式,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生成和组织实施机制。
盯紧绿色化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新发展形势下,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需求十分迫切。重庆市四面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英委员认为,应建立健全机制,实行能耗双控管理,促进绿色转型,同时培育低碳先进试验示范典型。
推动绿色转型,使用绿色能源是一个重要途径。“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将作为未来主要的绿色能源。然而作为工业大区的江津目前尚无规模化投入使用的屋顶光伏电站。”重庆融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杰委员呼吁,推广工业企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明确屋顶光伏开发重点区域,鼓励市场开发主体与屋顶产权业主探索利益共享机制,加大对工业厂房屋顶光伏的落地支持,助力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