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光
张兴海
刘小康
“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 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7万多家”……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话语让人倍感振奋。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强调: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既有前瞻性、又充满实干风的报告,在委员中引起强烈共鸣。如何让科技创新引擎的动能更强劲,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部分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聚焦科技创新积极建言。
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培育7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杨光通过调研发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过程中存在扶持政策集中度不够、服务平台未形成有效合力、产业集聚协同发展不足等问题。
杨光从政策扶持、产业发展生态圈、金融支持保障三方面提出建议。在政策扶持方面,他建议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全面梳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相关扶持政策,综合运用好一次性奖补、财政贴息、税收减免、政府专项债支持等优惠支持政策,增强政策集中度。同时鼓励建立创新制度体系,健全多元化服务体系,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骨干作用,积极培养为“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专业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搭建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在构建产业发展生态圈方面,要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健全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供需对接,以需促研、以研促产。在金融支持保障方面,他建议以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契机,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技术流”信用评价体系,为轻资产、高风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增信,并建立“评—保—贷—投—易”五位一体的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体系,探索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广设立“专精特新”专板。
和杨光一样,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重庆市工商联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也十分关注企业科技创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民营企业要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培育并形成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他认为,培育核心技术需要创新驱动,需要科技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中小型民营企业实力受限,实现转型升级需要依靠外部融资。
张兴海建议借股票发行注册制的相关落地实施契机,加大力度支持具有科技实力的“专精特新”中小型民营企业上市。同时,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更多考虑企业发展性及先进性,以更加包容审慎的态度放宽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鼓励上市融资。发挥好政策驱动作用,鼓励银行与有科技实力的“专精特新”中小型民营实体企业构建中长期银企关系,给予5到10年的低息中长期贷款,实行信用贷款,而非抵押贷款。
重视加强自主工业软件开发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自立自强。当前,国际科技竞争愈演愈烈、技术封锁不断升级,工业软件开发已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升级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之一。”张兴海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工业软件领域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国产化率低、原创性差;二是国际技术封锁导致安全风险;三是国产工业软件开发缺少人才。
“掌握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工业软件,是解决我国战略性领域受制于人、实现制造业向高端跨越的必经之路。”为此,张兴海建议在国家层面重视和扶持自主工业软件开发;鼓励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打造协同创新研发联盟;设立科研专项基金,并鼓励采用国产工业软件;建立工业软件人才培养体系。
为科技人才营造更好创新环境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理工大学副校长刘小康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意义深远。
刘小康于2021年成为重庆市属高校自主培养出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他深刻感受到地方高校人才成长为国家级人才的不易,由此思考:如何推动科研资源配置更均衡,为科技人才营造更好创新环境。
他认为,当前西部地区拥有不少优秀的青年人才,但西部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在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报中还不占优势,导致青年人才获得科研资源支持较少,失去进一步锻炼成长的机会。
“这应当从顶层制度设计着手。”刘小康为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针对面向青年人才和西部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要继续加大科研资源的支持力度;二是在顶层制度层面,探索激励东西部高校、科研单位联合申报高层次人才项目,并通过结对申报项目、实施项目,促进人才深度交流,从而进一步均衡人才资源,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