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之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岷江和大渡河流域产生了四位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文化名人。
中学时读过苏洵的《六国论》,背诵过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读过郭沫若的《科学的春天》;成年后,又读了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机会去他们在眉山和乐山的故里看看,就好像是对中国文化欠下了一笔账似的。
近日闲来,我开车从重庆出发,数小时之后便到了眉山市。停下车来,远远地看见一座古式牌坊上写着“三苏故里”——此行的第一站“三苏祠”到了。
走进“三苏祠”,最先看见门上挂着的一副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再往里走就是悬挂“奕世荣昌”牌匾的一间大屋,里面供奉着三墩塑像,苏洵居中,左右分别是苏轼和苏辙两兄弟。一门三父子都位列“唐宋八大家”,这在中国文化史上绝无仅有,无论如何也是一段传奇、一段佳话。苏洵《六国论》中那句“为国者勿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今天读来仍振聋发聩,他告诫后人当面对外族入侵时绝不能苟安妥协,必须发扬斗争精神。苏辙十九岁那年考取进士后便给当朝宰相韩琦写了一封书信,就是那篇著名的《上枢密韩太尉书》。读了这篇文章我不得不为这个青年人所叹服。文中观点深刻而独到,是其“思之至深”的结果,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都十分考究。父子三人中,苏东坡的文学成就无疑最高,他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诗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贬黄州后写下的《前赤壁赋》被后人推崇备至,而我的感受就两个字:完美。
再往里走,就来到了“来凤轩”,据说这里是苏轼两兄弟读书的地方。堂上墙壁的正中挂着一副古画,两边分别挂着一副对联:“门前万竿树,堂上四库书”。屋内陈列着《四书五经》《三字经》《千字文》等。我边看边思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良好的家风家教难道不正是从读书开始的吗?苏洵一家良好的家风正是培养儿子多读书。苏辙就曾说过,自己在家里“百氏之书,无所不读”。
参观完“三苏祠”,我又去“三苏纪念馆”粗略地看了一下,打算第二日去乐山郭沫若故居探访。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郭沫若的名字是十分熟悉的,他是20世纪中国文化巨匠,一代文豪。他的《科学的春天》影响极大,有的段落我至今还背得:“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文章感情奔放,文采飞扬。
郭沫若的故居在乐山市沙湾区,经过一座上刻有“灵山秀水”的古牌坊就到了。故居大门上方挂着“贞寿之门”横匾,右下方是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的“郭沫若故居”。据文字简介,故居有大小不等10多间房屋,房屋陈设简陋。房子背后是一个很大的院子,正在举办“墨耀中华——郭沫若题匾题签展”,展出了郭沫若上百幅书法作品。
参观完故居,我进入“郭沫若纪念馆”观看。展馆用大量真实的图片和文字,并运用声光电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郭沫若光辉的一生。有这样一段往事让我记忆深刻:1927年3月31日,郭沫若怀着极大的义愤,写成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文章轰动一时,很多人从中看清了蒋介石的反共面目。蒋介石对此大为恼火,发出通缉令,要求缉拿郭沫若。郭沫若被迫于1928年2月离开祖国流亡日本。然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毅然返回祖国参加抗战,并写下了《屈原》和《棠棣之花》等历史剧,鼓舞全国人民一致抗战。
走出郭沫若故居,我的心情变得凝重起来。一则是因为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则是感叹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是否能再次出现文化巨人。
民族复兴的过程也是文化复兴的过程,我们民族文化复兴的春天已经到来了。恩格斯在谈到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曾经说过,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我也相信,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新时代的文化巨人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