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金、柠檬基地务工费、村里公益性岗位工资、家禽养殖收入……近日,潼南区柏梓镇哑河村村民彭科淑站在自家院坝里,高兴地给记者算起了收入账,“我们老两口去年就存下3万多元,日子越来越好了”。
走上致富路,奋发干劲足。如今的哑河村,村民们以奋斗为笔,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其中,也离不开潼南区政协的倾情帮扶。自2014年以来,在潼南区政协的帮扶下,哑河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和人居环境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丽乡村迈出振兴步伐。
强基础 铺就乡村“振兴路”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哑河村,阵阵飘来的柠檬花香让人流连忘返。举目四望,只见绿树成荫、青砖黛瓦,一片繁花似锦好景象。在村便民服务中心,村干部正忙着给群众办理各种服务事项。
这座功能齐全、占地面的260平方米的村级服务中心是在潼南区政协的帮扶下建起来的。早在2014年初,潼南区政协开始结对帮扶哑河村,在该区政协的积极协调下,哑河村获得50多万元项目资金修建便民服务中心。于是,村“两委”终于有了像样的办公场地。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后,陆续添置了公共休闲设施、各类书籍,开设了妇女儿童活动室、图书室等。
“如今我们村的便民服务中心可发挥了大作用,党员活动、院坝会、产业技术培训、村民休闲活动都在这里进行。”哑河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川告诉记者。王川是潼南区政协副秘书长,2018年起便扎根哑河村。
胜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如何乘势而上推动哑河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潼南区政协持续思考的课题。“要继续把村民的人心聚起来、信心鼓起来,还要打破各种瓶颈制约,让哑河村的发展基础强起来。”在潼南区政协主席张彬的要求下,村“两委”暗下决心。
如何聚人心?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道狠抓基层党建和政策落实,建立起凝心聚力的“战斗堡垒”。一方面,从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着手,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全村各种规划等,实现管理常态化。另一方面,狠抓全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做到抓好党建、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如何强基础?潼南区政协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哑河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包括硬化村级主干道路和社道路,新建骨干水渠、人行和生产便道等,实施全村天然气入户、功能提升等项目,有效改善了全村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潼南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哑河村主干道正在升级改造中,原公路将扩建至6.5米宽。这条公路建成后,将方便村民前往双江镇和崇龛镇,有助于该村借力陈抟故里、崇龛油菜花景区发展乡村旅游。
抓产业 “藕”遇柠檬地生金
又是一年柠檬花开,星星点点的白色小花挂满枝头,清香扑鼻。树下,在柠檬基地务工的村民们忙着疏花和修枝,“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也在有序作业中。望着蓬勃生长的柠檬树,重庆誉鑫柠檬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尹明军信心满满地说:“去年柠檬收入700多万元,带动了不少周边村民增收,今年也要加油干。”
“为了更好地破解哑河村产业空心化,我们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成立了重庆誉鑫柠檬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王川说,2017年以来,该公司投资近1000万元,流转土地1500多亩种植柠檬,实现了产业发展与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有效融合。
“建园时,区政协为我们争取了200万元左右的建园补贴。建好后,又为我们请来技术专家来指导。如今我们产量一年比一年好,多亏了政协的帮助。”尹明军说,去年在潼南区政协的牵线搭桥下,基地的柠檬还出口到俄罗斯、泰国等地。
柠檬基地的打造,实现了哑河村由农业贫困村向产业兴旺新农村的转变,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在柠檬基地打工每天有五六十元的收入,加上土地流转,一年能增收近万元。”脱贫户李明碧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微笑。
在柠檬基地的不远处,“藕”大哥倪纯兵和他组建的挖藕工作队也充满干劲和热情,他们在为端午前的早藕上市做准备。提起“藕”大哥,村里无人不知,“他脱贫后不忘其他村民们,领着大家抱团发展。”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倪纯兵离不开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和支持。
过去因妻子生病,两个孩子又要上学,倪纯兵家曾被列为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的联系和协调下,倪纯兵参加了区里组织的莲藕种植技术培训班,很快掌握了莲藕种植技术,还获得了1.2万元产业补助资金。种植莲藕后,他不仅顺利脱贫,还盖起了三层小楼。
看到种藕效益好,不少村民也开始种藕、挖藕。倪纯兵不仅无偿提供技术,还帮忙销售,带动了10名村民成为“藕”老板。同时,他还组建了挖藕队,利用农闲领着乡亲到遂宁、安岳、永川等地挖藕挣钱。
焕新颜 幸福宜居村民乐
村民徐国清的小洋房,屋外各色花朵在阳光下尽情绽放,屋里干净整洁。午饭后,徐国清拿出乐谱和二胡,练习弹奏《相伴一生》。这是徐国清乐享悠闲的幸福时光。
前些年,徐国清一家人一直住在镇上,村里的老房子都破败了。直到2021年,眼看村里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路修通了,水、电、气、网也不愁了,生活越来越方便,在驻村工作队的劝说下,对于回村改造“烂”房子这件事,他动了心。
在儿女支持下,徐国清自2021年5月开始改造老屋。经过近1年的打造,2022年上半年,徐国清和老伴搬进了“新家”。在老两口悉心“装扮”下,家里越来越美,还被评为“最美家庭”和“星级文明户”。
在哑河村,回到老家盖新房的,徐国清不是个例。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擦底色”“添秀色”。一方面,实施亮化工程,主干道定时清洁,设置垃圾分类箱等;另一方面,全面推进危旧房改造,引导村民树立良好习惯。
“刚进村的时候,许多村民环境、环保意识不强,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王川说,为帮助村民尽快改变生活习惯,驻村工作队通过干部会、党员会、村民大会、院坝会、发倡议书等形式,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与村“两委”一起制定了《哑河村村规民约》,倡导村民人人遵守,动员村“两委”成员、老党员、保洁员进行督促,发现村民不文明现象及时制止,对不听劝阻者报经村委会进行教育劝戒。
村里的危旧房该咋办?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抓住村民年节回乡的机会开展宣传,动员村民改造老房,展示哑河村发展新貌。村里实打实的变化,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也乐意回乡了。“近两年,已有59户村民自行完成危旧房改造,今年又有8户危旧房正在改造中。”王川说,村民们改造危旧房也有了“竞争”意识,房前屋后的小花园一个比一个整洁靓丽。
如今,走进哑河村,村道整洁干净,一栋栋小洋楼映入眼帘,村民们充满朝气。王川说,现在大家都能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乡里乡亲关系和睦,民风淳朴,乡村善治水平明显提高,哑河村还被评为市级“和谐示范村”。
(程颖/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王加喜摄)
四通八达的致富路
修葺一新的便民服务中心
为柠檬树疏花
藕塘丰收 李佩娟 摄
老房“新家”
哑河村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