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寿康,出生于江苏宜兴县屺亭镇。中国现代美术事业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在艺术领域涉猎广泛,其素描、油画、国画等方面的绘画技艺娴熟,在诗文、书法等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对中国画坛产生了重大影响。
【赏析】
《巴人汲水图》是徐悲鸿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国画作品之一。该画创作于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是一幅真实记录重庆地形特点和民众生存景象的艺术珍品,被誉为徐悲鸿最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代表作。
1937年秋,徐悲鸿随中央大学迁入重庆,住在嘉陵江北岸边的磐溪,每日乘坐渡船,过江至对岸沙坪坝中央大学为学生授课。往返于渝水两岸,日积月累,所见所闻,使画家深刻地感受到生长于斯的人民,其生活环境的恶劣、生存状况的艰辛,但重庆人世代相传不畏劳苦、不怕困难的抗争精神,忍辱负重、敢作敢为的奋斗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牺牲精神,十分感人。这些真实的感触,触发了画家的创作灵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徐悲鸿先生创作了这幅惊世名作《巴人汲水图》,将巴人传统汲水的生活场面,分解为打水、让路、登高的上下三段式结构,在画面展开。
整个画面高300厘米,宽62厘米,是一幅超高竖构图的长卷。集中表现了江岸爬坡上坎的陡峭与惊险,挑水者表现出不畏艰难的劳动精神。徐悲鸿在画上题加了一首七言绝句——“忍看巴人惯担挑,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添血汗熬。”一句“辛苦还添血汗熬”,正是此诗的主旨,也是此画的思想内涵所在。
此画从立意到构图,可谓煞费苦心,几易其稿,描绘了男女老幼不同动作的七个人物。人物是《巴人汲水图》表现的主体,思想上寓意深刻,意义深远。技法上,用西洋的写实画法丰富中国画的表现能力,肌肉部分稍加皴染,就在挑夫身上适当加强了筋肉体积感,突出人体的健劲有力,表现出劳作的繁重,此作构思、创意、技法等方面都充满了新意。
画面段落之间,用江岸的岩石和层层的石阶融会贯通,石阶和岩岸先用颜色加水墨,染出大的体面关系,再以墨线勾勒,顿现层层排列的岩石阶梯,之字形排开,错落有致。为了突出江岸的高与陡,画家拉大了第二个画面与第三个画面的距离。背景的画法比较突出,画面中间留白更显出石级的曲折,上半部画一丛翠竹和几枝怒放的梅花,翠竹用青绿一挥而就,梅花则先用尽情挥洒的浓墨在宣纸上绘出枝干,再以白粉点出花瓣,清丽典雅,一尘不染,既映衬出江岸的陡峭,更使画面色彩丰富。
徐悲鸿在重庆时期,正是创作的丰收期,创作了包括《巴人汲水图》《巴之贫妇》《愚公移山》《群奔六骏》《会师东京》《日暮倚修竹》等一大批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可以说,重庆的十年是他一生的黄金时间,正因为如此,重庆也成为徐悲鸿作品民间收藏的“富集之地”。
巴人汲水图(国画) 徐悲鸿纪念馆 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