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如何增强迎龙创新港对市场主体的吸引力,打造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让其成为创新创业的理想港湾?近日,南岸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专题协商迎龙创新港建设情况,共谋发展良策。
据了解,重庆经开区以成渝地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契机,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打造了迎龙创新港。利用因历史原因空置的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和迎龙医药城两大载体,迎龙创新港转型升级为科创资源承载区,主要赋能经开区“3+2”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打造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
“目前,迎龙创新港在功能配套、交通组织、通道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叶红卫委员首先发言提出,要着眼产城融合,尽快调整定位,完善功能配套,进一步优化外部联通方式,“近期可完善人才公寓和重邮宿舍的生活配套,远期应布局相应的医疗、教育、文体等资源,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大科技成果宣传包装力度,推动成果转化产生经济效益。”
扛起创新引擎,赋能产业“智造”是迎龙创新港的使命。刘丁委员建议重点考虑如何推动成果“常态化”汇聚、供需“精准化”对接、服务“体系化”布局等问题,加强科技成果项目库、成果中试熟化、创新成果孵化等公共平台建设,写好赋能产业发展的后半篇文章。“迎龙创新港对我区优势产业、传统产业数字化赋能不足。”程媛委员认为,应先打造典型案例,帮助企业在原料供应、创新研发、在线生产、仓储物流、交通运输等方面真正实现产品生产数字化流程再造,帮助低端产业提档升级,助力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融合发展。
人才精才能成就创新辉煌。“但创新港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足。”陈雪峰委员说,南岸区高尖精人才缺口较大,应完善人才推介渠道,可联合科研基地以及重点科研项目吸引高层次人才,鼓励人才利用自身人脉资源推荐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委员们的建议富有建设性,很有含金量。”重庆经开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李东表示,要认真研究抓好落实,凝心聚力盘活闲置资源,加快迎龙创新港科创平台建设,切实赋能产业发展。
“要切实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的关系,在全局发展上找准定位、系统布局,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推动创新成果赋能产业发展,让迎龙创新港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南岸区政协主席梅泽波指出,区政协将继续组织委员深入调研,为迎龙创新港发展积极献智献策,让其更快适应新发展格局,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