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在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诗歌中,有不少是吟咏端午佳节的。
菖蒲的叶子从根端生出,中间的脊线状如宝剑。所以旧俗端午之时,家家悬蒲叶于门,认为可以避邪,谓之蒲剑。明代解缙的《菖蒲》诗:“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风斩碎一川波。长桥有影蛟龙惧,流水无声昼夜磨。”在解学士的笔下,菖蒲如森森古剑太阿,迎风舞动,流水不停地将其磨砺,而水面荡起的波涛,便是被这蒲剑“斩碎”所致,难怪潜伏于水下的蛟龙见了都要害怕。
端午时节,艾草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馨香。苏轼在他的《浣溪沙》中咏道:“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作者把人们带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之中,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闻到了浓浓的艾香。
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一个标志,古称“角黍”,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说:“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吃粽子的风俗由来已久。唐代诗人郑谷有“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吃粽子的习俗很普及。宋代诗人陆游也有描写吃粽子的诗句:“盘中共解青菰粽,衰甚犹簪艾一枝。”“青菰粽”是当时有名的“艾香粽子”,用艾叶浸米裹制而成,味道独特。欧阳修作“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五月的石榴花,被细雨滋润的杨柳,饱含雨水的枝叶低垂着,人们用五彩丝线缠绕着粽子。这是端午节的景致。
端午节看龙舟竞渡,人声鼎沸,蔚为壮观。端午节和爱国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最早是在南梁吴均在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中:“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从此,端午节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与精神。苏轼在《六幺令·天中节》中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诗中既有端午习俗的描绘,又有对屈原离去的叹息和感慨。
古时的端午节不仅要赛龙舟、吃粽子,还要系五彩绳、挂香包。五彩绳又称“长命缕”,是用五种彩色丝线编织而成的绳子,做成镯子和项链的长短,挂在小孩脖子及四肢上用以避邪,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此外,人们也会用五色丝线缠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等物,正是“芳艾香囊身佩戴,避邪祛病祈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