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井水面
夏至这天,我们照例要吃凉面,也叫过水面。面条煮好后,泡在凉开水里。待面条凉透后,捞入碗中,将切好的胡萝卜咸菜丝、黄瓜丝和蒜末码到面条上,再浇上用酱油、醋等调的汁,一碗凉面就搞定了。
每家的凉面根据各自的口味配料略有不同。有的不喜欢酱油,凉面里就不放酱油,有的喜欢吃辣,凉面里就会放辣椒丝,有人则喜欢加一点豇豆。
印象里,小时候吃过的凉面,当属酱油爷爷家的凉面最好吃。每年夏至,酱油爷爷都招呼街巷里的小孩到他家里吃凉面。
酱油爷爷家后院有井,井台四周围着篱笆,虽然他家没有小孩,但他爱招呼小孩到他家玩,所以他把井设置了安全墙,不打水时,篱笆门锁着。我们这群孩子,每个人都不知道酱油爷爷家的井长啥样,但却都吃过他家的井水面。
夏至这天,酱油奶奶早为我们将井水晒热,每个小孩子进门先洗脸、冲脚,脖子、胳膊和腿也得清洗一下,身上干干净净才能进入后院吃面。酱油爷爷用井水洒湿后院的地面,把桌子搬到井台一侧,桌子旁放了好几个木桶,里面装满了井水,碗筷都浸泡在木桶的井水里。大家都到齐后,各人从木桶里捞一副碗筷,酱油奶奶将凉面从另外一个木桶里,依次给我们捞到碗里,让我们自己拌面,小菜和调料汁都摆在桌子上,想吃什么自己加。
酱油爷爷家的小菜没什么特别,不过是胡萝卜咸菜丝、黄瓜丝、豇豆、葱丝、辣椒丝等寻常菜,但拌在面里却格外爽口。酱油爷爷说,他家的凉面可不是一般的面,是井水面。这面里所有的食材,包括酱油、醋等调味品都在井里待一天了,吸足了井水的凉气,当然好吃了。
其他人家面条煮熟后,过的是凉开水,酱油爷爷家的面,是放入盛凉开水的木桶里,再将木桶悬吊在井里,所有的配菜配料也都悬吊在井里,过水面升级,成了井水面。
酱油爷爷是村厨,他爱跟我们讲菜,我们边吃面,边听他讲他做的流水席:有小酥肉、春卷、四喜丸子、糖醋鲤鱼……酱油爷爷讲得津津有味,馋得我们口水直流,赶紧吃一口面,将馋虫冲下去。
“莫急,日子肯定越过越好,等你们长大后,肯定能吃上大鱼大肉。”酱油爷爷说这话时,我们谁都不相信,可现在回头再看,果然被他说中了。
酱油爷爷晚年没有子孙承欢膝下,但不妨碍他一直热爱生活,即便在物质不丰富的四十年前,也认真对待每一餐,热情对待每个人。
一碗夏至面,吃出了酱油爷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回想起来,仍有余味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