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乐山金口河观赏有“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称的大渡河大峡谷,意外得知峡谷内还藏着两个云端村。一时震惊,决定实地走一遭。
云端移民“居之变”
随着驾驶的旅行车穿过大渡河边的隧道,顺着狭窄蜿蜒的盘山公路慢慢前行。公路左侧是奔腾的河水,公路右侧和河的对岸都是陡峭的高山。过了一座红色的桥就看见房屋了,“大渡河第一村——胜利村”到了。
走进这个从悬崖上搬来的村庄,脑中浮现两个字:震撼。整个村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整洁漂亮。栋栋极具民族特色的移民新楼矗立路旁,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遍布其间,饭店、超市、茶楼比比皆是,操着各地口音的游客穿梭其间。虽受地理限制,村庄不大,且村内平地较少,但连通村寨与外界的公路恰似镶嵌在大峡谷腰间的一条彩带,而坐落其间的文化栈道、大峡谷观光平台、铁道兵雕塑等景点又好像点缀在彩带上的粒粒珍珠,令人啧啧赞叹。
在“云端移民”雕塑旁卖山蘑菇的大哥告诉我,胜利村原有7个村民小组,除了他家所在的靠近河边的小组共5户60来人外,其他6个小组全在海拔1600多米的峡谷山巅上。以前这里不通公路,村民进出必须翻越大山,往返需要徒步一整天。
2004年以来,当地政府依托高山移民、脱贫攻坚等政策,开始新村建设。先后打通隧道,修建贯通全村的单行公路,建设移民新居,启动“厕污共治”工程,实现了从“云端之巅”到“一跃千年”的“居之变”;同时还引导村民种植高山茶叶、观赏桃树、花椒等经济作物,开设农家乐,大力发展旅游。当地一举成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村。铁道兵博物馆附近民宿的老板自豪地说,他家的民宿背靠大渡河,开窗就能欣赏峡谷美景,那蓝蓝的天、青青的水是客人们的最爱。民宿生意很好,须提前一周预订。
“思幸福之源,感共产党恩”,村口牌坊上的一副对联形象地表达了彝族百姓的感恩之情。
古路栈道昔与今
离开胜利村,我们又来到峡谷一线天旁的古路村脚。
抬头仰望那陡峭的山道,同行的彭家姐姐和姐夫立马就打了退堂鼓,剩下我们5人开始攀登。真正踏上骡马道,才知其中滋味。那硬生生在壁立千仞的岩石上开凿的小路坑洼不平,稍不留神就会崴脚。我们每个人都爬得小心翼翼的。
素有“天边人家”“天梯上的彝寨”之称的古路村,原名“咕噜岩”。因山高路险,常有石头滚落,发出“咕噜”之声而得名。据说,为躲避战乱,彝族祖先徒手爬上大渡河峡谷,在峭壁上建立了家园。早年,古路村人都是沿一线天下侧悬崖上的木梯、腰缠树藤、手抓树干才能上去,稍有不慎就有摔下山崖的危险。上个世纪60年代,修建成昆铁路的铁道兵见村民出行如此艰难,将木梯换成了铁梯。
2004年,当地政府组织村民在悬崖上开凿出一条长约3公里、垂直高度近1000米的骡马道。2014年又投入资金,将上山路打造成集通行、旅游、探险于一体的古路栈道。
盘旋于悬崖峭壁上的栈道,七拐八弯,洞路相连。寻道而上,脚踩悬崖边,头顶巨石,仿佛行走在高空风雨廊,既让人实地体验大峡谷风光,同时也是对自身意志的检验。
凭着对古路人的尊敬,我们艰难向前,一步一步爬到悬崖第一站——斑鸠嘴。
站在火把广场,迎着阵阵山风,仰头遥望悬崖对面的索道和前面的群峰,低头看看坐落在山崖上的农居和房前屋后的牛栏、鸡舍,顿感攀登的喜悦。走进“悬崖人家彝家乐”,一下就被墙上张贴的申姓人家女儿婚宴分工名单吸引,一个婚宴竟有40多人参与帮忙,一时想到那幸福的场景,不由心中涌出一种期盼,期盼天梯彝寨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