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有人说,家风是一本厚重的书,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也有人说,家风是一盏温暖的灯,照亮着夜行的归路。而对我来说,家风更像是绵绵细雨,润物无声。
已是耋耄之年的外公,常提起三句话:有活干才有饭吃、懂节制才有长久、有底线才知敬畏。说的是,要劳动才会有收获,天道酬勤;戒骄戒躁,行稳方能致远;勤俭以养德,清廉以立身。
外公的三句话不仅挂在嘴上,他更是用毕生在践行。
上世纪80年代末,外公受组织安排,要带领部分技术人员和当地群众一起,在条件十分艰苦的南川鱼泉河上修建一个中型水库。当时身在机关的外公,没有丝毫犹豫,和工人师傅们一道吃住在山上,无论是冬日严寒,还是夏日酷暑,面对复杂的地质地貌、简陋的施工条件,一帮人熬更守夜、加班加点,用最原始的方法垒堡坎、筑大坝、挖隧道、建站房,整整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圆满完成“一条引水洞、两头两个库,储水8000万方”的工作任务。外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和工人师傅同吃同住同劳动,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工作成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有活干才有饭吃”的人生准则。
记忆中的外公,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哪怕是已经退休后和我们相处的这些岁月里,他都是勤俭节约,对自己要求尤为严格,也教导我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始终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子孙辈作出表率,诠释着“懂节制才会有长久”的人生格言。
在外公一生中,我们从未听说过他不讲原则、不守纪律的传言,哪怕偶尔有亲朋好友拜托他,想让他利用影响力帮帮小忙,他都会毫不客气地拒绝,有时甚至会板着脸批评人,让他们别给组织添麻烦。这就是外公始终坚持的原则,诠释着“有底线才知敬畏”的价值追求。
外公的三句话,不仅成就了他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形象,也深深地影响着家里的每位成员。
我的父亲也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自参加工作以来便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和母亲结婚、受外公影响后更是如此。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回到家中也常常一头扎进书房。父亲熬红的双眼、疲劳的身影,是我记忆中有些遥远又分外熟悉的画面。每逢听起父亲的领导和同事谈论起他敬业奉献的种种,一种自豪便油然而生。父亲用实际行动,为外公的三句话添加了鲜明的注脚,为我的成长树起了灯塔,指引着我、牵引着我。
多年以来,我在外公的三句话中成长:从懵懂孩童到年少青春,再到一名光荣的政协人,无论是价值观、人生观,还是世界观、职业观,我都早已在外公的念叨中和父亲的引领下,潜移默化。他们的教导也早已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