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3年07月0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春秋 一篇纪念祝辞推动《新华日报》改版整风 隔渡滩头话古今 江津“踩桥”故事 古诗词里的莲荷 缙云寺

版面翻页
春秋
03
江津“踩桥”故事
□ 作者 庞国翔

江津地处渝西、川南、黔北三地交界处,是一个具有大山大水特点的地方。区域内山溪纵横,山川密布。因而江津历史上就建有许多通过山溪小河的石质桥梁,其形态多是小平桥、小拱桥、小卷桥等。

江津旧时有一民俗叫“踩桥”,就是桥梁建成后请当地德高望重的长寿乡贤来“踩桥”。踩桥人站在桥头,讲一番祝贺的吉利话,或者感谢修桥人功德后,就第一个走过新桥,然后鞭炮齐鸣,大家随即才可通行,这就是所谓的“踩桥”。其实,在江津某个新场、新街修成建好,也要举行“踩场”“踩街”活动后才能开场开街。江津旧时的这种“踩桥”民俗,近似于后来的“竣工典礼”,实际就是一个桥梁建成后的通行仪式。

双溪桥位于今天江津区龙华镇双溪村一社双溪口。两条小溪在此交汇后向前流去,最后注入长江。此处是早前江津刁家乡到梁家乡的必经之地,算是一个水陆交通的重要关口。早在清代乾隆元年(1736年)当地百姓筹集,在双溪交汇处的沙嘴上建成此桥,双溪桥分为石板桥和石拱桥两座,两桥相连,跨过两溪交汇的沙嘴。其中拱桥高5.5米,宽2.5米,长14.5米,跨度3米。石板桥高6.2米,宽2.15米,长30.5米,共2墩3孔,跨度为5.5米。桥墩中间刻有花草浮雕,煞是好看。

到1929年,已有193年历史的双溪桥中间的石板突然断裂成了两块。这下,百姓过河成了问题。于是,当地百姓进行集资修缮。

双溪桥修好后要举行“踩桥”庆典,主事方找到了当时江津一德镇镇长黄仿尧的父亲黄海山。黄海山80多岁,在当地德高望重。

踩桥这天上午10点,正是吉时,黄海山站在桥头,声如洪钟,朗读了他事先就准备好的踩桥诗:八十老翁来踩桥,千人修起万年牢。重新我来踩桥过,不怕风浪与波涛。黄海山念完,鞭炮齐鸣,场面热闹非凡。黄海山走在前面,将此桥走完。踩桥仪式结束,双溪桥再次通行。

但事实上这双溪桥并没有做到“万年牢”。由于天长日久洪水冲刷,桥板松动,桥上也没有设置安全栏杆等,1954年7月,长江涨水,洪水倒灌入双溪口,淹没了双溪桥,一妇女试着踩桥过河,不幸跌入河中遇难。龙门乡吸取教训亡羊补牢,在双溪桥上修建了栏杆,防止坠桥溺水事故再次发生。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双溪桥失去了原来的热闹,其通行功能弱化。因它建造使用年代较久,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研究清代巴蜀桥梁建筑的实物资料之一。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