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政协协商”种子 开“制度自信”的花
——南川区政协推动青少年参与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小记
□ 通讯员 陈力
“通过参加‘模拟政协’协会,列席区政协全体会议,让我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加自信。”近日,在南川区政协调研南川中学学生“模拟政协”协会建设工作时,该校高二年级学生段懿珊认真地进行解说。
据了解,在南川区政协和团区委倡导下,该区先后在包括南川中学在内的6所高完中学校成立“模拟政协”学生社团,吸纳成员280余名。“小解说”段懿珊就是社团的一员。2022年4月,南川中学成立“模拟政协”协会,段懿珊是第一批成员,现已成为该区协商民主实践的“小明星”。
在实地了解“模拟政协”协会阵地建设、青少年参与政协协商民主实践活动和“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开展情况之后,调研组赓即组织召开了南川区青少年参与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工作座谈会,认真听取成果汇报,深入开展协商建言,推动该项工作走深走实。
“全区青少年共提交政协模拟提案718件,参与量居全市区县榜首,9件模拟提案获评全市优秀,31件获评全区优秀。今年5月,我区‘青少年社情民意观察员’培训计划还入选了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首批十大创新案例。”座谈会上,南川团区委副书记侯军自豪地介绍道。南川中学副校长范祖琼分享了该校学生“模拟政协”协会建设和运行的经验做法:“一年来,协会形成了‘两心引领、三力建设、四步落实、五有会员、六维提质’工作思路……”
南川区政协副主席杜帆充分肯定各学生“模拟政协”社团一年来的成绩,同时指出青少年参与政协协商民主实践活动还需进一步丰富,“模拟政协”提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调研选题还需进一步优化。
在接下来的协商发言环节,郑静委员结合教育工作经历指出,青少年“模拟政协”相关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发现、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还不够经常。她建议组织部分协会会员代表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参加政协调研活动或者政协命题的社会调查活动,探索建立中、高考毕业生社会实践与政协协商民主实践相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冯绍茂委员针对南川缺乏高等院校、“模拟政协”协会入会会员局限于高完中学学生等问题,建议扩大协会会员覆盖面,成立全区社会青年参与“模拟政协”协会,引导18-35岁青年加入社团,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有序参与政协协商议事活动。
听取委员们协商建言后,南川团区委、区教委和区政协提案委相关负责人共同表示,将在全区范围内探索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培养一支专业队伍,编印一本政协知识简明读本,举办一堂政协协商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政课,开展一系列青少年参与政协调研视察活动,建立一批青少年“模拟政协”协会。
南川区政协主席毛朝银指出,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要在青少年心中种下“政协协商”的种子,让“制度自信”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要把握政治性、体现社会性、突出实效性,不断拓展青少年有序参与政协协商民主实践的渠道,厚植青少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治文化基因。要坚持系统化推进、制度化提升、品牌化展示,打造具有生命力、影响力和南川政协辨识度的青少年协商民主实践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