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考作为习惯》一书精炼出了大量“启发式思维方法”,并独创了“反复铭刻式训练”,帮助我们锻造自己的“学习力、规划力、决策力、创新力、习惯力”,掌握多元的思考工具,学会像交响乐团指挥家一样应对复杂系统。
阅读可以“对话最伟大的头脑,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
精神富有,阅读先行。外物之味,久则可厌;惟读书之味,愈久愈深。有人说,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只要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认真阅读一本好书,就能汲取书中的精华。读书恰如攒劲,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效果,不断地积累,于长远终将有大收获,也将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伟大的经典,本身就是与伟大的头脑对话。
理解世界,读懂人生。用脚步丈量人生的厚度,以阅读丰富心灵的居所,读书或许不能解决眼下的难题,但它可以给你冲破困难的力量。人类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正在“飞奔着进化的物种”:我们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用了10000年的时间;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只用了100年;从点亮第一个电灯泡到实现登陆月球仅仅用了90年;从成功登月到万维网的出现只用了22年;从互联网出现到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才用了9年……重大科学创新出现的速度不断加快,在这个复杂性爆炸的时代,你能做出的最大努力就是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自己,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知识的世界烟波浩渺,我们需要投资更多时间,在卷帙繁浩的世界中,构建专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个人成长添砖加瓦,更好地读懂人生。
思考是人类心智成长的必需品,思维能力决定人生高度
积淀知识,学会思考。与其说最伟大的头脑告诉你具体的知识或方法,不如说他们是教你学会思考。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人生。《把思考作为习惯》这本书就是作者的“读书”笔记,是她对话那些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甚至物理学家的读书笔记,她先从他们那里“盗火”,寻找各种各样的思维工具,然后再“点火”,搭建起属于她自己的思维框架和工具箱,以便我们借鉴思考。
提升思维,掌握方法。思考工具不在于“多”,而在于“对”。有这样一句话:“不要空着脑袋思考。”如今,能运用多种思维工具来审视和解释世界的能力,已经成了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同时用两种心态要求自己和对待世界。第一,对自己可能进入的无知状态或不了解的领域保持一种警觉和好奇的心态;第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洞察能力保持一种乐观和自信的心态。只有成为“警觉的乐观主义者”,才能既不过分自大,又不过分自卑,既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还不知道什么。
把思考作为习惯,是一场“耕脑”的过程
《把思考作为习惯》这本书像一本“耕脑”手册,全书5个部分介绍了28个操作方法,都是“耕种”级别的做法,可以帮我们梳理出思维模块,深挖到“思想厚土”,并串联成行行列列的思维线索。第一部分不破不立,带你跳出脑感的舒适区;第二部分持续夯实思维框架;第三部分深耕影响力的底层代码;第四部分切入心脑一体化的生产力;第五部分奏鸣万箭齐发的复杂系统。
这是一本不必按照页码顺序阅读的书,你不必从第一页读到第二页,再依次读到第三页、第四页甚至到第一百页。你只需要通过目录页,找到那些激发你脑内敏感源的词,按图索骥。你可以像玩游戏一样,跟着自己脑回路中的线索,去探索书中的智慧,让智慧贴近你大脑的脉络,羽化出实用、实惠的解法。这样的阅读,才是最大化地汲取了本书的精髓。
把思考作为习惯,阅读能帮我们获取知识,但“思考才能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愿我们都能热爱阅读,并把思考作为习惯,一起“踏上我们每个人的‘英雄之旅’”。
(作者系市政协委员、梁平区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