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着力点 开辟发展新境界
——渝北区政协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小记
在新重庆建设中,作为全市经济大区、人口大区的渝北区要如何找准着力点,开辟发展新境界?
30余次实地走访调研、50余次调研座谈会、3000余份调查问卷研究分析……为找到问题的答案,渝北区政协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近日,在该区政协召开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参与调研的委员们纷纷抛出“金点子”,为新形势下渝北区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今年年初,渝北区委、区政府把“建设新重庆中渝北着力点”课题交给区政协,希望发挥专家委员优势,找出渝北区在新重庆建设中应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可以干成什么的发展路径。领题后,渝北区政协将课题纳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的协商议题,组织区政协常委和部分专家委员成立了8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调研。
经过调研,市综合经济研究院科研处处长邓兰燕发现,尽管渝北电子信息、汽车产业在全国占据一定份额,但在人们心中仍找不出有渝北画面感和辨识度的产业。她直言不讳地指出,渝北先进制造业发展存在产业定位不清晰、产业新赛道起跑慢、特色产业区域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她建议尽快明确渝北区的主导产业,努力建设国家重要战略备份基地,围绕链主链群做优产业生态圈。
仙桃数据谷是渝北区发展数字经济、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的重要阵地,是推动全区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策源能级的未来引擎。市科技局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副处长彭璐呼吁,把创新经济走廊、空港工业园部分区域纳入仙桃数据谷板块综合统筹,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同时,与前沿的单位、链主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联合建设异地研发平台为渝北所用。
如何用好机场、会展两大资源?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罗江帆和两江新区经济运行局二级调研员冷燕带来了思考。罗江帆提出,应通过加密通道、打通“肠梗阻”、优化轨道TOD节点等措施,构建港城一体化交通格局,拓展机场临空综合功能,打造民航科技创新基地、航空综合服务区和新兴临空商务聚集区,提升机场大道沿线城市形象。冷燕建议,成立渝北区会展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吸引优质顶尖会展项目、会展企业聚集,探索“会展+”融合新模式,以展促产、以展促消、借展招商、借展聚才。
大力推进农高区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优质均衡教育区建设、提升医疗软实力、建设可视可感的文化场景、推进法治化政府建设……问题在直言中寻找到解决路径,观点在坦诚中凝聚成共识。经过充分协商交流,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渝北区应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布局和重庆各项工作迭代升级的机会,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港城融合、会展经济、社会事业、文化底蕴、营商环境等方面着力突破,对可行性强、可采纳的项目逐一搭建高规格工作专班,强化统筹、量化闭环,提升渝北发展速度和品质。
“站位有高度,紧扣新时代主题;调研有深度,利于全区工作推进;建言有力度,解答了怎么做的问题。”应邀参会的渝北区委副书记、区长廖红军对此次协商点赞道。他表示,区政府办和有关部门将认真分析研究委员们提出的建议,积极借鉴吸纳,完善思路措施,把“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工作的“金钥匙”。下一步,区政府将在挖潜育新稳工业、全力以赴促投资、适应需求提消费、坚定不移强招商、持之以恒优环境、毫不松懈抓安全上持续着力,希望各位政协委员继续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共同推动经济运行企稳向好。